[实用新型]踝泵运动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0419.4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5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温亚婷;王蔚;李艳彬;苏倩;刘晓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8 | 分类号: | A63B23/08;A63B21/045;A63B21/06;A63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训练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患者在进行跎屈和背伸运动时,难以获知背伸和跎屈的角度是否满足训练要求,影响踝泵运动效果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提示结构、锻炼结构和角位移传感器,提示结构与锻炼结构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且两者相连接,提示结构能放置在靠近人体头部的区域;锻炼结构的脚掌固定部与小腿固定部转动连接,角位移传感器设置于两者转动连接的位置处,当角位移传感器检测到脚掌固定部相对于小腿固定部的偏转角度位于预设背伸角度范围或者预设跎屈角度范围时,提示结构能发出提示音。本实用新型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者获知踝泵运动角度是否符合要求的踝泵运动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日益加重。人工关节置换术广泛开展,手术可以为患者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且,为了促进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促进下肢肿胀消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医生会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踝泵运动是指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活动)。
患者在进行踝泵训练时,首先跎屈运动,当患者认为跎屈运动角度适宜后,患者开始计时10秒钟,计时完成后,再转换背伸运动,患者认为背伸运动的角度适宜后,患者开始计时10秒钟。循环往复多组。
但是,患者多数年龄较大,其依靠自身感觉做出的背伸和跎屈运动的角度通常达不到训练的要求,并且,患者通常计时不准,导致背伸和跎屈练习的时间不够,影响踝泵运动的效果。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患者在进行跎屈和背伸运动时,难以获知背伸和跎屈的角度是否满足训练要求,影响踝泵运动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患者在进行跎屈和背伸运动时,难以获知背伸和跎屈的角度是否满足训练要求,影响踝泵运动的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制造成本低)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包括提示结构、锻炼结构和角位移传感器,其中,
所述提示结构与所述锻炼结构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且两者相连接,所述提示结构能放置在靠近人体头部的区域;所述锻炼结构的脚掌固定部与小腿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的输入轴与所述脚掌固定部相连接,当所述角位移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脚掌固定部相对于所述小腿固定部的偏转角度位于预设背伸角度范围或者预设跎屈角度范围时,所述提示结构能发出提示音。
优选的,所述脚掌固定部包括转轴,所述脚掌固定部和所述小腿固定部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角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小腿固定部相连接,且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的输入轴与所述转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且所述扭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脚掌固定部内,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小腿固定部内。
优选的,所述提示结构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手环上。
优选的,所述脚掌固定部上设置有牵引结构。
优选的,所述牵引结构包括绳体和拉环,所述绳体连接所述脚掌固定部和所述拉环。
优选的,所述脚掌固定部包括踏板,所述踏板与所述小腿固定部转动连接,且所述踏板上设置有储物结构,配重块能放置在所述储物结构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0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防跑偏装置、皮带机及给煤系统
- 下一篇:防水防尘托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