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切割连接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0325.7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7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关炎;高睿;罗伟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蒋慧妮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连接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切割连接端子,包括用于切割漆包线的刺破区域及设置于刺破区域下方的支撑区,所述刺破区域包括有用于将漆包线外表面刺破的刀口,所述支撑区包括设置于所述刀口下方的线槽,所述线槽的外侧设置有弹性形变区,所述弹性形变区为开设于端子上的孔槽,所述孔槽与所述线槽之间距离设置,所述漆包线从刀口位置进入线槽向下促使孔槽进行弹性形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结构新颖,且具有弹性形变区,针对不同直径的漆包线可以有更强的兼容性。工艺简便安全,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切割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在电子和机电控制行业中,更大耐流、更高集成度、更复杂的机电集成方式逐渐取代了原有的印刷电路板组装模式。脱离印刷电路板后,越来越多的焊接需求被应用于金属导体和电器元件引脚上,以完成电路或信号的导通。一般金属导件和电器元件会通过漆包线进行连接,漆包线也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在连接时,需要对绝缘层部分进行去除,现有的去除方法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操作,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度不同,效率较低,同时,也会出现误剥现象导致漆包线的作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切割连接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自切割连接端子,包括用于切割漆包线的刺破区域及设置于刺破区域下方的支撑区,所述刺破区域包括有用于将漆包线外表面刺破的刀口,所述支撑区包括设置于所述刀口下方的线槽,所述线槽的外侧设置有弹性形变区,所述弹性形变区为开设于端子上的孔槽,所述孔槽与所述线槽之间距离设置,所述漆包线从刀口位置进入线槽向下促使孔槽进行弹性形变。
优选地,所述端子上端开设有一U形口,所述U形口的上端直径大于小端直径,所述刀口在所述U形口的上端相向设置,所述U形口的下端形成直径与待切割的漆包线直径相当的线槽。
优选地,所述线槽的底部截面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孔槽为条形或橄榄形。
优选地,所述端子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卡刺。
优选地,所述端子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端子插接的插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结构新颖,且具有弹性形变区,针对不同直径的漆包线可以有更强的兼容性。工艺简便安全,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漆包线在刺破区域与支撑区域的受力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切割连接端子,结合图1所示,包括用于切割漆包线的刺破区域及设置于刺破区域下方的支撑区组成的功能区,所述刺破区域设置于连接端子的上部,即漆包线进入端。
所述刺破区域包括有用于将漆包线外表面刺破的刀口1,所述支撑区包括设置于所述刀口下方的线槽,所述线槽的外侧设置有弹性形变区3,所述弹性形变区3为开设于端子上的孔槽,所述孔槽与所述线槽之间距离设置,且该距离也形成了线槽的支撑部4。当漆包线从刀口位置进入线槽向下促使孔槽进行弹性形变。所述孔槽3的形状不限,一般为条形或橄榄形。当然,结合图2所示,根据需要,所述的端子上的功能区可以采用并列方式设置有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0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用油盘
- 下一篇:多旋翼螺旋桨及多旋翼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