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冷却模块及二次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6947.2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3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璋勇;吴华忠;周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69;H01M10/659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方芳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冷却 模块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的冷却模块及二次电池模组,其中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板和支撑板,冷却板用于对电芯散热。多个支撑板沿冷却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支撑板覆盖在冷却板上。至少部分支撑板的上部形成散热槽,冷却板可从散热槽露出以从电芯吸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模块,冷却板上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板,有效地提高了冷却板的抗冲击力,保证冷却板在提供冷量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冷却板从散热槽中露出后产生的冷量可直接向周围环境扩散,增加电芯周围环境的冷却量,当有气流通过时可快速带走电芯产生的热量。部分冷却板产生的冷量直接传递到支撑板,再传递到待冷却的电芯,使这部分电芯均匀地被冷却,二次电池整体散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次电池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二次电池的冷却模块及二次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其使用的电池的工作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太高电池的供电出现故障,使用受损且容易导致安全问题;温度太低则电池的工作性能下降,供电能力不足。
对于续航要求不断提升的电动汽车而言,电池箱内设置有更多的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芯,电芯的布置密度较大,有必要对这些设置密度较大的电芯进行可靠的散热,以保证电动汽车的供电充足。已有的对二次电池冷却的装置,对二次电池散热无侧重,导致发热量较大的电芯缺少足够的冷量冷却,引起局部电芯的温度过高而影响二次电池的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二次电池的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多种散热形式,二次电池整体散热效率高,可解决局部电芯温度过高而影响供电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二次电池的冷却模块的二次电池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二次电池的冷却模块,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电芯,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板用于对所述电芯散热;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冷却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支撑板覆盖在所述冷却板上;至少部分所述支撑板的上部形成散热槽,所述冷却板可从所述散热槽露出以从所述电芯吸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冷却模块,冷却板上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板,有效地提高了冷却模块的抗冲击力,保证冷却板在提供冷量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形。部分支撑板上设置散热槽,冷却板从散热槽中露出后其产生的冷量可直接向周围环境扩散,增加电芯周围环境的冷却量,当有气流通过时可快速带走电芯产生的热量。部分支撑板上不设置散热槽,因此冷却板产生的冷量直接传递到支撑板上,再由支撑板传递到待冷却的电芯,使这部分电芯均匀地被冷却。冷却模块在为二次电池散热时不同区域可形成不同的散热形式,二次电池整体散热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冷却模块,沿所述冷却板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散热槽在所述冷却板上的水平投影面积呈梯次递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冷却模块,多个所述支撑板包括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冷却板上;沿冷却板的同一方向,其中一组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散热槽在所述冷却板上的水平投影面积呈梯次递增,另一组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散热槽在所述冷却板上的水平投影面积呈梯次递减。
可选的,两组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同组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间隔距离。
可选的,同组相邻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冷却模块,所述支撑板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冷却板的长度方向贯通所述支撑板,所述散热槽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冷却板安装在多个所述支撑板的所述安装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支撑板还包括上板体,所述散热槽设在所述上板体上,所述冷却板朝着所述上板体的方向凸出形成有上支撑肋,所述上支撑肋的表面与所述上板体贴合或所述上支撑肋从所述散热槽中露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6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光扫描条码机制的三维空间定位系统
- 下一篇:电芯模组的外壳和电芯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