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报废汽车油液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6402.1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5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林;沙初犊;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新凯业物资再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0 | 分类号: | B01D29/50;C10G31/09;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报废 汽车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专用报废汽车油液回收系统,包括回收平台、放油机、汽油回收长槽和机油回收长槽,所述回收平台上的左侧设置有放油机,所述放油机的左侧连通有汽油软管,所述汽油软管远离放油机的一侧连通有汽油硬管,所述汽油硬管远离汽油软管的一侧连通有中转桶,所述中转桶后侧的上方放置有第一接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放油机、第一过滤机、第一汽油进管、第二过滤机、第二储油罐、第一储油罐、中转桶、冷却液储罐和机油回收罐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汽车油液进行高效回收,同时提高了储油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的专用报废汽车油液回收系统回收效果不好,同时在回收时通常将油存储在地面上,容易造成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废汽车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专用报废汽车油液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报废汽车是指达到国家报废标准或者虽然未达到国家报废标准,但发动机或者底盘严重损坏,经检验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或者不符合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报废汽车在回收时需要先进行预处理回收废油液,包括废汽油、废机油和废防冻液,按报废汽车拆解规范要求,不同的废液需要单独收集,平均每辆车可回收汽油十升,废机油三升,废玻璃水和防冻液两升,现有的专用报废汽车油液回收系统回收效果不好,同时在回收时通常将油存储在地面上,容易造成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报废汽车油液回收系统,具备可对废油液进行高效回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专用报废汽车油液回收系统回收效果不好,同时在回收时通常将油存储在地面上,容易造成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专用报废汽车油液回收系统,包括回收平台、放油机、汽油回收长槽和机油回收长槽,所述回收平台的左侧设置有放油机,所述放油机的左侧连通有汽油软管,所述汽油软管远离放油机的一侧连通有汽油硬管,所述汽油硬管远离汽油软管的一侧连通有中转桶,所述中转桶后侧的上方放置有第一接油槽,所述第一接油槽的底部连通有中转进油管,所述中转进油管远离第一接油槽的一侧连通于中转桶的后侧,所述第一接油槽的后侧放置有汽油回收长槽,所述汽油回收长槽的底部且位于第一接油槽的上方连通有第一出油管,所述中转桶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脏油进管,所述脏油进管远离中转桶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过滤机,所述第一过滤机的左侧连通有第一汽油进管,所述第一汽油进管远离第一过滤机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储油罐,所述第一储油罐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一汽油出管,所述第一汽油出管远离第一储油罐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过滤机,所述第二过滤机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汽油进管、所述第二汽油进管远离第二过滤机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储油罐,所述第二储油罐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汽油出管,所述第二汽油出管远离第二储油罐的一侧设置有加油机,所述第二汽油出管远离第二储油罐的一侧与加油机的进油端连通,所述回收平台右侧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液储罐,所述冷却液储罐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冷却液进管,所述冷却液进管远离冷却液储罐一侧的左侧固定连接于放油机的右侧,所述冷却液储罐顶部的右侧连通有冷却液出管,所述机油回收长槽的底部连通有机油出管一,所述机油出管一的下方放置有第二接油槽,所述第二接油槽的底部连通有机油进管,所述机油进管远离第二接油槽的一侧连通有机油回收罐,所述机油回收罐顶部的一侧连通有机油出管二。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油罐、第二储油罐、中转桶、冷却液储罐和机油回收罐均掩埋于地下,所述第一储油罐、第二储油罐、冷却液储罐和机油回收罐均为尺寸为五立方米的铁质油罐。
优选的,所述脏油进管、第一汽油出管和第二汽油出管的管道连接处均设置有油泵。
优选的,所述汽油硬管、第一出油管、中转进油管、机油出管一和机油进管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放油机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新凯业物资再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新凯业物资再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6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车上下分门驾驶室
- 下一篇:一种园林施工管理使用驱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