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3850.6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0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治德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赵芳蕾 |
地址: | 2552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茶装置,包括手柄及套筒,所述手柄一端设置成环状固定圈,所述环状固定圈内壁套有箍圈,所述箍圈远离手柄一端通过过盈方式与取茶铲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端口内沿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箍圈靠近套筒一端设有与环形凸起配合使用的固定扣,所述箍圈靠近手柄一端表面均匀设有通孔,所述套筒远离手柄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套筒外侧壁均匀设有通孔及牡丹花印纹,所述取茶铲表面均匀设有通孔,所述手柄为8字形结构且表面为流线型,使用取茶铲取茶叶送入套筒内,再通过固定扣与设置于箍圈内侧的环形凸起进行固定,然后将泡茶装置放入水中,茶汤浓度达到需求时可将泡茶装置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领域,具体是一种泡茶装置。
背景技术
泡茶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对于当今繁忙的生活节奏,并非所有人都有充裕的时间去泡茶,因此简便的泡茶方式能够迎合许多人的需求,但是采用普通的泡茶方式时,茶汤浓度不易控制,致使泡茶初期茶汤浓度较大,时间稍久,则茶汤浓度即降低,造成喝水不便,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手柄及套筒,所述手柄一端设置成环状固定圈,所述环状固定圈内壁套有箍圈,所述箍圈远离手柄一端通过过盈方式与取茶铲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套筒端口内沿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箍圈靠近套筒一端设有与环形凸起配合使用的固定扣。
作为改进,所述箍圈靠近手柄一端表面均匀设有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套筒远离手柄一端设置为斜面,斜面上也均匀设有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套筒外侧壁均匀设有通孔及牡丹花印纹。
作为改进,所述取茶铲表面均匀设有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手柄为8字形结构且表面为流线型。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外形美观,方便使用;
2.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泡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泡茶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泡茶装置侧视图。
如图1-图3所示:1、手柄,101、环状固定圈,2、箍圈,201、固定扣,3、取茶铲,4、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及使用方法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结合附图1—附图3,一种泡茶装置,包括手柄1及套筒4,所述手柄1一端设置成环状固定圈101,所述环状固定圈101内壁套有箍圈2,所述箍圈2远离手柄1一端通过过盈方式与取茶铲3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套筒4端口内沿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箍圈2靠近套筒4一端设有与环形凸起配合使用的固定扣201。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箍圈靠近手柄1一端表面均匀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套筒4远离手柄1一端设置为斜面,斜面上也均匀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套筒4外侧壁均匀设有通孔及牡丹花印纹。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取茶铲3表面均匀设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治德轻工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治德轻工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38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