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膜过滤式鱼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3150.7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1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荣;姚驰亚;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萤火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膜 过滤 鱼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膜过滤式鱼缸装置,属于水体过滤设备领域,包括鱼缸本体,所述鱼缸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鱼缸本体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顶部连通有抽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装置,使得水中的杂质得到过滤的同时,也清洁了鱼缸本体内的杂质,使得鱼缸本体内保持清洁,通过设置增压泵,增强了向鱼缸本体内回水的冲击力,使得回水管在回水时同时可以冲击鱼缸本体底部清理底部的杂质,通过设置氧气泵,增加了鱼缸本体内的氧气含量,解决了鱼缸本体内部氧气不足的问题,通过设置潜水泵,可将鱼缸本体内的水和底部杂质抽出,保障了鱼缸本体内的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过滤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物膜过滤式鱼缸装置。
背景技术
鱼缸过滤器是用于养鱼器具中净水的装置,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粪便等污物,保持水体清澈、氧气充足、没有有害物质、没有污染,适合鱼的生长,鱼缸内有了好的过滤装置,才能养好鱼并少换水。
现有的鱼缸用过滤器在将过滤完成后的水放入鱼缸时,多是直接放入,对鱼缸底部没有什么冲击力,抽吸口在抽鱼缸内的水和杂物时,只能抽取抽吸管附近一片区域的杂物,清理效果不够彻底,尤其是对于鱼缸底部的杂质无法清理,而且清理的方法简单、大都是清理肉眼可见的杂质,对于水质的清理效果有限,现有鱼缸过滤器存在清理杂质不彻底和水质过滤效果不佳容易造成鱼类死亡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膜过滤式鱼缸装置,具备四级过滤装置,清理杂质的同时净化水体,并且可以清理鱼缸底部的残余杂质,达到整体清洁的优点,解决了清理杂质不彻底和水质过滤效果不佳容易造成鱼类死亡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膜过滤式鱼缸装置,包括鱼缸本体,所述鱼缸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鱼缸本体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顶部连通有抽水管,且抽水管依次贯穿鱼缸本体的顶部和过滤装置的顶部左侧并延伸至过滤装置的内部,所述过滤装置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右侧连通有回水管,且回水管依次贯穿过滤装置的右侧和鱼缸本体的顶部并延伸至鱼缸本体的底部,所述过滤装置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氧气泵,所述氧气泵右侧连通有加氧管,且加氧管贯穿鱼缸本体的顶部并延伸至鱼缸本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生物膜吸附沉淀区、过滤球吸附区、过滤海绵吸附区、活性炭过滤区和回水区,所述生物膜吸附沉淀区、过滤球吸附区、过滤海绵吸附区、活性炭过滤区和回水区之间均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四个所述上挡板均从过滤装置的顶部向下延伸,四个所述下挡板均从过滤装置的底部向上延伸,每个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均形成有条形通道。
优选的,所述潜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且保护罩与鱼缸本体的内底壁紧密相连,所述保护罩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杂质吸附孔,所述潜水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和鱼缸本体的左内壁粘接。
优选的,所述加氧管的形状为U形,所述加氧管的底部开设有数量为五个的增氧口。
优选的,所述回水管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水口,且回水口位于增氧口的下方。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该生物膜过滤式鱼缸装置,通过设置过滤装置,使得水中的杂质得到过滤的同时,也清洁了鱼缸本体内的杂质,使得鱼缸本体内保持清洁,通过设置增压泵,增强了向鱼缸本体内回水的冲击力,使得回水管在回水时同时可以冲击鱼缸本体底部清理底部的杂质,通过设置氧气泵,增加了鱼缸本体内的氧气含量,解决了鱼缸本体内部氧气不足的问题,通过设置潜水泵,可将鱼缸本体内的水和底部杂质抽出,保障了鱼缸本体内的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萤火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萤火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3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