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极耳电芯、锂离子电池及电子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0240.0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3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生;雷裕东;王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吴国栋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极 耳电芯 锂离子电池 电子产品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极耳电芯、锂离子电池及电子产品,该多极耳电芯包括正极片、隔膜以及负极片;正极片上形成有多个第一空白区,每个第一空白区上焊接有正极耳,负极片上形成有多个第二空白区,每个第二空白区上焊接有负极耳,相邻两个第一空白区之间设置有第一涂布区,相邻两个第二空白区之间设置有第二涂布区,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依次叠放并卷绕成卷芯,以使多个正极耳和多个负极耳沿卷芯的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第一方向为正极耳和负极耳的宽度方向。正极片、隔膜以及负极片在卷绕成卷芯后,正极片上的正极耳和负极片上的负极耳沿着其自身的宽度方向依次进行排布,有效地减小了多极耳电芯的厚度,利于多极耳电芯小型化、轻薄化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极耳电芯、锂离子电池及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90年代脱颖而出的新一代化学电源,由于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无污染的特性,成为多种先进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理想配套电源。同时随着电子设备的高速及其向便携化及无绳化发展,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子设备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技术要求,尤其对二次电池的高倍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要求下,传统的单极耳极片严重约束了锂离子电池放电平台的提高,故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高倍率放电特性,通常采用多极耳结构的极片。
现有技术中较常用的手段多是通过特定的设备在极片上切割出多个间隔设置的极耳,但是一般该种极片对设备的依赖性较强,设备的通用性不强;并且切割边缘部分容易起金属毛刺,还需设置绝缘材料对起金属毛刺部分进行覆盖以防止短路,增加额外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设置了多个极耳易使得多极耳电芯的厚度增加,不利于多极耳电芯小型化、轻薄化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极耳电芯、锂离子电池及电子产品,该多极耳电芯能够避免厚度的增加,利于多极耳电芯小型化、轻薄化的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多极耳电芯,所述多极耳电芯包括正极片、隔膜以及负极片;所述正极片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空白区,每个所述第一空白区上焊接有正极耳,所述负极片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空白区,每个所述第二空白区上焊接有负极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空白区之间设置有第一涂布区,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空白区之间设置有第二涂布区,所述第一涂布区和所述第二涂布区上均设置有活性材料;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所述负极片依次叠放并卷绕成卷芯,以使多个所述正极耳和多个所述负极耳沿所述卷芯的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的宽度方向。
可选地,所述卷芯为椭圆柱结构,该椭圆柱结构在长度方向上具有长度,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厚度方向上具有厚度,在高度方向上具有介于所述长度和所述厚度之间的高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长度方向,所述多个正极耳和多个所述负极耳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并沿所述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正极耳和多个所述负极耳在所述厚度方向上错开。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正极耳之间未设置所述负极耳,相邻两个所述负极耳之间未设置所述正极耳,所述多极耳电芯还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每个正极耳的一端向外凸出于所述正极片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片相连,每个负极耳的一端向外凸出于所述负极片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片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位于所述卷芯的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多极耳电芯还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套设在所述正极耳上,所述第一连接片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件远离所述正极片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件套设在所述负极耳上,所述第二连接片位于所述第二绝缘件远离所述负极片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正极耳凸出于所述正极片的部分的长度大于3mm,所述负极耳凸出于所述负极片的部分的长度大于3mm。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均为镍片,每个所述正极耳远离所述正极片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片上,每个所述负极耳远离所述负极片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0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