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青蛙养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8616.4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0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杺元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青蛙 养殖 | ||
一种高效的青蛙养殖池,包括池壁、第一阶层、第二阶层、第三阶层、蓄水池、进水管、排水管、滤网、滤网支架、挡水框、挡水板、预埋管、支撑杆、支撑件、锁紧螺栓、底板、支撑框、顶板;蓄水池设置于池壁一端,滤网支架设置于蓄水池的内壁顶端,滤网放置于滤网支架上实现固定;挡水框分别设置于第一泄水口和第二泄水口处,挡水框包括卡槽框、固定框、连接杆、把手和限位块;预埋管设置于第三水槽内,支撑杆插入预埋管内;支撑件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顶端插入支撑框套筒内,实现支撑杆与支撑框固定。本实用新型增大了养殖池空间,养殖池洁净度高,养蛙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青蛙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的青蛙养殖池。
背景技术
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伏到水中。大多在夜间活动,以昆虫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蜗牛、小虾、小鱼等。在青蛙养殖的过程中通常把青蛙放置于养殖池中圈养,青蛙养殖池的设计要求必须有充足的光照,除休息区外,应最大程度的接受太阳暴晒,利用紫外线有效杀灭病原,青蛙养殖吃的选址一般地势较高,养殖池的朝向满足太阳光的全天照射,同时为了满足养娃时的水质要求,一般需要对水质进行处理,保障水质稳定。现有技术中,一般将青蛙圈养在单层式的蛙池内,蛙池内的结构层次较少,青蛙的活动空间较小;养殖池内的水流流动性较小,水池内的水洁净度难以保持;且养殖池内一般不设有青蛙的栖息空间,青蛙的休憩空间较小,单位面积内可养的青蛙数量较低,养蛙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青蛙养殖池,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的青蛙养殖池,包括池壁、第一阶层、第二阶层、第三阶层、蓄水池、进水管、排水管、滤网、滤网支架、挡水框、挡水板、预埋管、支撑杆、支撑件、锁紧螺栓、底板、支撑框、顶板;
所述池壁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阶层周向设置于所述池壁的侧壁内侧;所述第一阶层三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第一水槽;所述第一水槽的两端侧壁呈豁口状结构,形成第一泄水槽,所述第一泄水槽底侧设有第一泄水口;所述第一阶层的一端两侧表面设有第一土层;所述第二阶层周向设置于所述第一阶层的侧壁内侧;所述第二阶层三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第二水槽;所述第二水槽的一端侧壁呈豁口状结构,形成第二泄水槽,所述第二泄水槽底侧设有第二泄水口;所述第二阶层的一端两侧表面设有第二土层;所述第三阶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阶层的中心,所述第三阶层中心呈凹槽状结构,形成第三水槽;所述第三阶层的一端表面设有第三土层;
所述蓄水池设置于所述池壁一端,并与所述池壁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蓄水池的一侧壁呈通孔状结构,形成溢水孔,所述溢水孔连接所述蓄水池与所述第一水槽;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蓄水池一侧,并与所述蓄水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一端翻折并伸入所述蓄水池底端;所述排水管设置于所述蓄水池的外侧壁底端,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贯通设置;所述滤网支架设置于所述蓄水池的内壁顶端,所述滤网支架通过紧固件实现与所述蓄水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滤网放置于所述滤网支架上实现固定;
所述挡水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水口和第二泄水口处,所述挡水框包括卡槽框、固定框、连接杆、把手和限位块,所述卡槽框数量为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框设置于每个所述卡槽框的两端,并与所述卡槽框呈斜向固定设置;所述连接杆设置于两侧所述卡槽框、固定框之间,通过焊接将两侧所述固定框和卡槽框实现固定,所述把手设置于顶端所述的卡槽框顶面,并与所述卡槽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于顶端所述的卡槽框侧壁,呈相对设置,每个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卡槽框固定连接;所述卡槽框嵌入所述第一泄水口内,所述固定框贴合于第一阶层的侧壁,实现所述挡水框与所述第一阶层固定,所述挡水板插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卡槽框之间,实现所述挡水板与所述挡水框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杺元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杺元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8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健身车
- 下一篇:一种家禽快速捕抓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