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引导声影定位平面外血管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7819.1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6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何亮;侯程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亮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莉 |
地址: | 210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引导 定位 平面 血管 穿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引导声影定位平面外血管穿刺装置,包括超声探头固定架、定位阻声条和穿刺针引导板,本装置安装在超声探头上使用,其中,超声探头固定架贴合并将本装置固定于超声探头侧面;穿刺针引导板设置在超声探头固定架上,与所述定位阻声条轴向共平面,并在超声探头纵轴与超声成像平面垂直;定位阻声条紧贴超声探头,与超声探头发出的超声成像平面相垂直设置,通过阻挡超声波形成声影;穿刺针引导板上设有穿刺针导针槽。本申请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易用,通过简便的超声探头位置调整和简单的超声图像分析,即将声影调整穿过血管横切面中心,便可寻找到目标血管并准确实施穿刺,增加了穿刺准确性,减少对操作者经验的过度依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超声引导声影定位平面外血管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重要的开放静脉通路的方式,应用日益广泛。随着可视化医学的普及,经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置管术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穿刺定位方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置管的时间,并降低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
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如颈内静脉,股静脉穿刺的通常做法是:操作者把超声探头放在待穿刺部位的体表,在超声成像系统上显示目标静脉及周围的组织结构,同时探测穿刺针与针尖在组织内所处的位置,进而调整穿刺针行进的路径以达到的目标位置。超声探头放置方法有两种,使用超声波横向(平面外穿刺法)或纵向(平面内穿刺法)观看目标静脉。平面外穿刺法优点是可以看到目标静脉横截面和周围组织和结构,如同时看到目标静脉和伴行动脉(如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可看到颈总动脉;在股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可看到股动脉),但缺点是穿刺针在超声图像上显示为一个点,只能根据超声图像里组织受压变形推测穿刺针位置,误差较大,精确度差。平面内穿刺法优点是当穿刺针在探头下正中超声成像切面内进针时,超声图像上就可以看到穿刺针为沿血管长轴的一条高回声亮线,整个穿刺过程可以看到穿刺针穿过皮肤、皮下组织等进入静脉。缺点是这种方法需要操作者时刻保持穿刺针在探头下正中超声切面内才能在超声图像上看到穿刺针,实际穿刺过程中,限于超声成像切面为较薄平面,很难保证这一点,轻微移动探头或者转动针可能就偏出超声成像切面,超声图像上穿刺针便显示不了或者显示不全,而且单纯使用这种方法不能看到血管周围组织,长轴法在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中临床使用少于短轴法。另外,以上这两种方法都需要操作者非常熟练地掌握超声探头和穿刺针操作,需要较多的训练和经验积累。
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支架的设计思路是将穿刺架固定在探头上,穿刺针通过支架侧面穿刺针导槽进入人体,限制穿刺针在相对于探头固定的一个角度和位置来回移动,该技术同时需要找到支架与目标血管之间合适的相对位置。基于平面内穿刺法的支架有较多设计,但未能较方便有效地保证穿刺过程中,穿刺针保持在超声成像切面内,以便穿刺针在超声视图中持续可见,也未能克服平面内穿刺法本身缺点,如不能显示血管周围组织等。而基于平面外穿刺法的深静脉穿刺支架研究较少,也未见能在穿刺过程中通过简便的超声探头位置调整和简单的超声图像分析,快速准确地寻找到合适的深静脉穿刺点和穿刺方向的理想设计。限于以上原因,目前临床尚未见理想的普遍使用的超声引导血管穿刺支架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准确的超声引导声影定位平面外血管穿刺装置。
技术方案:本申请所述的一种超声引导声影定位平面外血管穿刺装置,安装在超声探头上使用,包括超声探头固定架,定位阻声条和穿刺针引导板,所述超声探头固定架贴合并将本装置固定于超声探头侧面,所述定位阻声条紧贴超声探头,与超声探头发出的超声成像平面相垂直设置,通过阻挡超声波形成声影;所述穿刺针引导板设置在超声探头固定架上,与所述定位阻声条轴向共平面,所述穿刺针引导板在超声探头纵轴,即超声波传播方向上,与超声成像平面垂直;所述穿刺针引导板上设有穿刺针导针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亮,未经何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7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