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温循环水养殖池自动排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6234.8 | 申请日: | 201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5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袁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诚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3/00;A01K6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99 安徽省滁州市全***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养殖 自动 排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控温循环水养殖池自动排污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温循环水养殖池自动排污装置,包括:控温循环水养殖池、虹吸连通管、物理过滤器、生物净化器、保温回流管以及推水装置,利用虹吸原理,使得控温循环水养殖池内的污水先经物理过滤,再经生物净化,并在推水装置的作用下,净化后的水再经保温回流管回到池中,水流旋转会将水体中的鱼虾排泄物和其他杂质集聚到中央位置,并沉降到吸污口,再次经由经虹吸连通管排到物理过滤器,降低了土木工程成本,便于维护,可有效避免池底漏水,对污水净化后再利用,水热能可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且节能环保;因进排水落差小,推水装置低能耗、低噪音,避免惊扰养殖生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鱼排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温循环水养殖池自动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控温循环水养殖池目前在养鱼领域被广泛使用。在工厂化控温循环水养殖中,残饵粪便是主要的污染源,也是养殖水体中氨氮的主要来源。如何及时有效的清除养殖池里的残饵粪便,同时尽量减少对残饵和粪便的污染,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面临的第一个重点和难点。
目前,现有的控温循环水养殖池通常采用底层排污管道来进行排污,底层排污管道需要在地下走管线,施工的工程量较大,并且不便于维护,同时对随污水排出的热能也是种浪费。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控温循环水养殖池自动排污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温循环水养殖池自动排污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控温循环水养殖池的排污方式施工的工程量较大,不便于维护,同时对随污水排出的热能也是种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温循环水养殖池自动排污装置,包括:控温循环水养殖池、虹吸连通管、物理过滤器、生物净化器、保温回流管以及推水装置;
所述控温循环水养殖池外部呈圆柱筒状,底部下凹呈锅底形,所述虹吸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有排污进水管,所述排污进水管的底部设置有吸污口,所述排污进水管竖直设置于所述控温循环水养殖池的中心轴线上,所述吸污口位于所述控温循环水养殖池的内部底面上,所述虹吸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物理过滤器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物理过滤器的入水口高度略低于所述控温循环水养殖池水位线的高度,所述生物净化器设置于所述物理过滤器的后方,所述物理过滤器的处水口与所述生物净化器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生物净化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保温回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保温回流管上设置有所述推水装置,所述保温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流进水管,所述回流进水管与所述控温循环水养殖池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回流进水管的轴线与所述控温循环水养殖池的内壁圆周相切。
可选的,所述排污进水管的内径为50cm。
可选的,所述吸污口包括连接部和入口部,所述连接部呈空心圆柱状,所述入口部呈倒漏斗状,所述连接部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入口部的顶部,所述连接部的顶端连接于所述排污进水管的底端,所述连接部、所述入口部以及所述排污进水管的轴线重合。
可选的,所述入口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杂质入口,所述杂质入口贯穿所述入口部的内外表面,所述杂质入口内设置有过滤网布,所述过滤网布上设置有20-30目分布的网孔。
可选的,所述回流进水管的进水方向为以所述控温循环水养殖池的轴线为中心逆时针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诚,未经袁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6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沙发
- 下一篇:一种卫生间全方位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