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聚酯薄膜的除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31974.2 | 申请日: | 2019-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1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强;朱小明;李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日月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5/04 | 分类号: | B08B5/04;B08B13/00;B29C35/16;B29L7/00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聚酯 薄膜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聚酯薄膜的除尘装置,包括设置有数对传动辊的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固设有支架,两侧的支架上安装有通过电缸驱动升降的吸尘箱,所述吸尘箱位于传动辊上方与传动辊平行设置,吸尘箱的底部设有吸尘口,吸尘箱上连接有吸风软管,所述吸风软管上连接有风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进行升降调节吸尘口与聚酯薄膜距离、除尘效果好的的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聚酯薄膜的除尘装置,属于聚酯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酯薄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又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玻璃行业、建材行业、印刷行业、医药卫生,聚酯薄膜在生产至收卷过程中,周围的灰尘容易吸附在聚酯薄膜表面,降低聚酯薄膜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聚酯薄膜的除尘装置,能有效去除聚酯薄膜表面吸附的灰尘,提升产品的品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聚酯薄膜的除尘装置,包括设置有数对传动辊的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固设有支架,两侧的支架上安装有通过电缸驱动升降的吸尘箱,所述吸尘箱位于传动辊上方与传动辊平行设置,吸尘箱的底部设有吸尘口,吸尘箱上连接有吸风软管,所述吸风软管上连接有风机。聚酯薄膜通过数对传动辊输送,吸尘箱通过两侧的电缸升降进行高度调节,使吸尘箱的吸尘口与聚酯薄膜上表面贴近,通过开启风机使吸尘箱对聚酯薄膜进行除尘。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箱与吸风软管之间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吸尘箱和吸风软管均为可拆卸连接。吸尘箱吸取的灰尘通过过滤器过滤再经吸风软管排出室外,减少空气污染,过滤器与吸尘箱和吸风软管均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将过滤器拆下进行清理或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通过电机驱动与传动辊同速转动的冷却辊,所述冷却辊内部设有冷却装置,吸尘箱位于冷却辊与的后上方。因拉伸成型后的聚酯薄膜温度较高,粘性较大,灰尘吸附后较难去除,通过冷却辊降温后,降底其温度,使用粘性变小,容易去除。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贴设于冷却辊内壁上的数根循环水冷却管、热交换器,所述数根循环水冷却管与热交换器连接。通过热交换器与述数根循环水冷却管连接,实现循环水冷却管内的水循环冷却使用,降低冷却辊的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进行升降调节吸尘口与聚酯薄膜距离、除尘效果好的的除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所示:传动辊1;底座2;支架3;吸尘箱4;电缸5;吸风软管6;过滤器7;冷却辊8;电机9;循环水冷却管10;热交换器11;吸尘口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聚酯薄膜的除尘装置,包括设置有数对传动辊1的底座2,底座2两侧固设有支架3,每侧的支架3上安装有一电缸5,两侧的电缸5的推杆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尘箱4,吸尘箱4位于传动辊1上方与传动辊1平行设置,吸尘箱4的底部设有吸尘口12,吸尘箱4上连接有吸风软管6,吸风软管6上连接有风机。
工作时,聚酯薄膜通过数对传动辊1水平输送,吸尘箱4通过两侧的电缸5升降进行高度调节使吸尘箱4底部的吸尘口12与聚酯薄膜上表面贴近,吸风软管6为软性结构,一端与吸尘箱4连接另一端与风机连接,风机安装于墙壁壁上与室外连通,当吸尘箱4升降时吸风软管6随之配合升降,通过开启风机使吸尘箱4对聚酯薄膜进行除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日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日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1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