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胰管空肠吻合的电凝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0805.7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7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肖卫东;付晓伟;徐英;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30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肠 吻合 电凝钩 | ||
一种用于胰管空肠吻合的电凝钩,包括电刀杆、电钩、及调节齿轮组成,所述电刀杆由电刀杆本体、电刀杆头及电钩避让杆组成,所述电刀杆头及电钩避让杆均与所述电刀杆本体一体成型于所述电刀杆本体的两端,所述电刀杆头及电钩避让杆均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电刀杆本体内开设有一个调节空腔及一个电钩过孔,所述电钩过孔穿过所述调节空腔,所述电钩由电钩杆、电钩头及齿条组成,所述电钩杆安装于所述电钩过孔内,所述电钩头与所述电钩杆一体成型于所述电钩杆的伸出端,所述齿条与所述电钩杆一体成型于所述调节空腔内,所述电钩杆的一端穿过电刀杆伸入电钩避让杆内。本实用新型在对胰管空肠吻合时,可通过电钩头将胰管切开,进行双层电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胰管空肠吻合的电凝钩。
背景技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简称PD)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最有效的方法。PD术通常需切除6个部位、重建3个吻合口,是肝胆胰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的进步,大多数单位PD术后的病死率已在3%以下,但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在40%左右。胰瘘是PD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40%。一旦发生胰瘘,则有可能导致腹腔积液、腹腔感染、胃排空延迟、术后出血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增加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胰肠吻合是PD术消化道重建的关键步骤之一,胰肠吻合口也是PD术后胰瘘发生的最主要部位。尤其在胰管直径细的患者中,胰瘘发生率更高。胰管直径≤3mm已经被公认为PD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在不断改进PD术的残胰消化道重建方式,也建立了多种吻合方法,包括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等。其中,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目前是国内外学者普遍推崇的主流胰肠吻合方式,广泛应用于开腹、腹腔镜与机器人PD术中。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包括外层和内层两层缝合。在施行内层吻合操作过程中,需要在相应空肠制作一小口,与胰管进行黏膜对黏膜吻合。
现有的电钩在胰肠吻合中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电钩尖端通常为钝型设计,无法在胰肠吻合时对相应空肠进行开口,即使加大输出功率进行开口,其开口直径往往也会偏大与胰管直径不匹配;2)现有的电钩伸出长度无法调节,在面对复杂的手术环境时,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电钩进行操作,影响手术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胰管空肠吻合的电凝钩,解决了现有的电钩在胰肠吻合中,无法对相应空肠进行开口以及电钩伸出长度无法调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胰管空肠吻合的电凝钩,包括电刀杆、电钩、及调节齿轮组成,所述电刀杆由电刀杆本体、电刀杆头及电钩避让杆组成,所述电刀杆头及电钩避让杆均与所述电刀杆本体一体成型于所述电刀杆本体的两端,所述电刀杆头及电钩避让杆均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电刀杆本体为实心结构,所述电刀杆内开设有一个调节空腔及一个电钩过孔,所述调节空腔开设于所述电刀杆本体内,所述电钩过孔贯穿所述电刀杆本体及电刀杆头,所述电钩过孔穿过所述调节空腔,所述电钩由电钩杆、电钩头及齿条组成,所述电钩杆安装于所述电钩过孔内,所述电钩头与所述电钩杆一体成型于所述电钩杆的伸出端,所述电钩头与所述电钩杆垂直,所述电钩头的电凝端为圆锥形针状结构,所述齿条与所述电钩杆一体成型于所述调节空腔内,所述电刀杆开设有调节空腔处安装有一个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电钩杆的一端穿过电刀杆本体伸入电钩避让杆内,所述电钩杆伸入所述电钩避让杆的一端通过线路外接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电凝钩的输出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齿条沿电刀杆轴向长度等于所述调节空腔沿电刀杆轴向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空腔的两端均与所述电刀杆本体一体成型有一个安装凸台,所述调节空腔两端的安装凸台之间安装有一个齿轮轴,所述调节齿轮安装与所述齿轮轴上,所述调节齿轮可以所述齿轮轴为中心做圆周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0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专用于胸骨感染伤口的一体式冲洗引流管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