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式智能冷热联供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4760.2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5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沈佳昱;于洋;陈连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恒久安泰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58;F24F11/62;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中宇天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48 | 代理人: | 武洪雨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智能 冷热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智能冷热联供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采集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数据;采集供回水压力数据;通过输入控制器分别与温度采集单元和数据采集器连接,温度数据和压力数据通过输入控制器传输至通信单元;分析处理单元获取通信单元的数据,将温度数据和压力数据分析处理后传输回通信单元;终端控制单元接收分析处理后的温度数据和压力数据,并能够发出指令信息;中间控制单元,通信单元获取的数据通过输出控制器传输至中间控制单元;执行单元接收中间控制单元的指令信息,并将运行状况通过输出控制器反馈回通信单元。采用双热源冗余执行单元的设置,提高冬季供暖的供热量,发生故障,也能保证供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联供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成式智能冷热联供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是消耗能源的主要方式。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只有单一的热泵系统作为冷热源,此方式制热时只适合在年平均年气温较高的地区,对于高寒、高纬度地区的寒冷冬季,会明显发现供热能力不足,同理,相对于高热地区,其制冷能力不足,并且多台热泵主体设备和控制系统都是分体式结构。
综上,现有空气源热泵系统集成度不高,设备体积过大,导致设备占地面积大,不利于集中控制,此外,由于是单热源,热源设备出现故障时,不仅不能够为用户提供足够的热量,还会因为设备低温运行,导致水系统有冰冻的风险,此外,制冷消耗更多能源。
专利CN102109244A公开了冷热联供系统及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冷热联供系统包括空调水辅助电加热装置16、冷却风机17、空调水泵14、生活热水水泵15、压缩机12和压缩机18、生活热水辅助加热装置13、控制单元11、分别用于测量空调水回水温度实际值和生活热水回水温度实际值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未示出)及用于存储温度设定值的存储单元(未示出),其中,空调水辅助电加热装置16、冷却风机17、空调水泵14、生活热水泵15、至少两台压缩机12、18、生活热水辅助加热装置13、温度传感器及存储单元分别连接到控制单元11,从而控制单元11可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控制各设备的运行。其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热源单一,无冗余设计,设备出现故障,影响大;设备集成度低,设备体积占用空间大,安装空间受限,不利于设备推广和设备集中控制;控制模式单一,系统适合的场合少;控制方式不智能。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集成式智能冷热联供的控制系统,减少设备占用的空间,便于智能化控制,能够解决冬季供热量不足,夏季制冷节能的问题。
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成式智能冷热联供的控制系统,其能够通过执行元件的冗余设置,解决冬季供暖热量不足的问题,设备高度集成,减小占地面积,经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式智能冷热联供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温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数据;
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控制系统的供回水压力数据;
通信单元,通过输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和所述数据采集器连接,所述温度数据和所述供回水压力数据通过所述输入控制器传输至通信单元;
分析处理单元,与所述通信单元通讯连接,获取所述通信单元的数据,将所述温度数据和所述供回水压力数据分析处理后传输回所述通信单元;
终端控制单元,与所述分析处理单元通讯连接,接收分析处理后的所述温度数据和所述供回水压力数据,并能够发出指令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恒久安泰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恒久安泰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4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管件淬火冷却装置
- 下一篇:基于电力负荷调度的智能供热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