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语音识别智能分类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8305.1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5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成衡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6;B65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陈孝政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语音 识别 智能 分类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语音识别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垃圾桶本体内每个垃圾桶分类腔的正上方均设置有一个垃圾桶盖;垃圾桶本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桶盖启闭装置、控制装置、语音识别装置和电源装置,每个垃圾桶盖的上端面后端均设置有一个扬声器,垃圾桶本体的前端面上端设置有红外传感器、麦克风和指示灯,语音识别装置通过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语音识别装置对电信号进行识别判断出垃圾类型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桶盖启闭装置动作打开对应的垃圾桶盖。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对垃圾分类不清楚的用户能快速、准确的投放垃圾,垃圾投放准确率高,自带消毒、杀菌功能,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语音识别智能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生活品质的提高,各个城市都在实施垃圾分类方案,但是垃圾种类繁多,导致用户在垃圾分类时无法区分垃圾类型(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个类型),扔垃圾时经常造成垃圾类型混合,对后续的垃圾分类处理和环境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现有市场上使用的垃圾桶或者垃圾箱,多为用户手动开盖或脚踏开盖的结构,采用二维码或者垃圾袋颜色识别,都不具备对所投垃圾识别功能,无法确保所投垃圾是否正确,使用不方便,而且垃圾桶自身没有消毒,杀菌功能,导致病菌滋生,昆虫乱爬,对个人卫生和居住环境增加了安全隐患,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对垃圾分类不清楚的用户能快速、准确的投放垃圾,垃圾投放准确率高,自带消毒、杀菌功能且实用性好的语音识别智能分类垃圾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语音识别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所述垃圾桶本体内从左至右设置有多个垃圾桶分类腔,每个垃圾桶分类腔的正上方均设置有一个垃圾桶盖;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桶盖启闭装置、控制装置、语音识别装置和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给桶盖启闭装置、控制装置和语音识别装置供电;所述桶盖启闭装置与垃圾桶盖后端连接,通过桶盖启闭装置控制对准的垃圾桶盖启闭;每个垃圾桶盖的上端面后端均设置有一个扬声器,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前端面上端设置有红外传感器、麦克风和指示灯,所述指示灯、扬声器和桶盖启闭装置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麦克风与语音识别装置连接,所述语音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语音识别装置通过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语音识别装置对电信号进行识别判断出垃圾类型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桶盖启闭装置动作打开对应的垃圾桶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盖启闭装置包括电机、蜗轮和蜗杆,所述电机的主轴与蜗杆连接,且蜗杆与主轴联动,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蜗轮与对准的垃圾桶盖后端连接,蜗轮运动带动对准的垃圾桶盖打开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垃圾桶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紫外线灯、光学传感器、反光板和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垃圾桶盖的内表面粘接固定,所述反光板与垃圾桶盖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反光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灯槽和传感器安装孔,所述紫外线灯嵌入式安装在灯槽内,所述光学传感器嵌入式安装在传感器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和控制电路,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机、扬声器、指示灯、紫外线灯和光感传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语音识别装置包括CPU处理器、数模转换器、数据存储器和语音电路,所述麦克风与数模转换器连接,所述数模转换器与CPU处理器连接,所述CPU处理器与数据存储器连接,所述语音电路分别与CPU处理器、数模转换器、数据存储器和红外线传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线、电压处理装置、充电电路和蓄电池,所述电源线内端与电压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电压处理装置与充电电路连接,充电电路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控制电路和语音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成衡,未经李成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8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