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杀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5680.0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5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水市桫龙虫茶饮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海权 |
地址: | 564700 贵州省遵义市赤***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杀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属于茶叶制作领域,包括内筒、杀青机本体和散热机构,所述内筒的内壁一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基座,且转动基座与内筒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基座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且进料斗与转动基座通过固定杆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通过设计了安装在内筒内部前端的进料斗、转动基座和固定杆便于倾倒茶叶,有效的防止了茶叶在杀青时,由于杀青机本身结构的缘故导致的茶叶外漏,从而造成浪费和污染,最终影响了成品茶的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杀青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杀青茶叶制作过程中的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主要是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现有的杀青机在使用时由于其本身结构的缘故,导致其在茶叶放入时很容易四溅至外面,从而造成浪费和污染,最终影响了成品茶的质量的问题,为此需要提出一种改进结构的茶叶杀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杀青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包括内筒、杀青机本体和散热机构,所述内筒的内壁一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基座,且转动基座与内筒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基座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且进料斗与转动基座通过固定杆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B,且弹簧B与进料斗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基座的外侧设置有钢珠,所述钢珠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A,且弹簧A与转动基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杀青机本体包括杀青机外壳,所述杀青机外壳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杀青机外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杀青机外壳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框架,所述电机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表面设置有驱动轴,且驱动轴与电机框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齿轮A,且齿轮A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A的下表面设置有齿轮B,所述齿轮B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轴,所述扇叶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轴的外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母。
优选的,所述转动基座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内筒的内壁与钢珠相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的剖面形状为半圆环形,且进料斗的两侧均设置有圆形孔洞。
优选的,所述转动基座的内壁设置有剖面形状为“凸”字形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壁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圆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扇叶轴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通过设计了安装在内筒内部前端的进料斗、转动基座和固定杆便于倾倒茶叶,有效的防止了茶叶在杀青时,由于杀青机本身结构的缘故导致的茶叶外漏,从而造成浪费和污染,最终影响了成品茶的质量的问题。
2、通过设计了安装在电机上方的扇叶、齿轮B和与驱动轴连接的齿轮A便于对电机进行散热,有效的避免了电机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温度过高,导致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筒部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基座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水市桫龙虫茶饮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赤水市桫龙虫茶饮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5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伤护理涂药器
- 下一篇:一种手术室用口腔支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