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入麻醉剂蒸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4309.2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0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毅安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1 | 分类号: | A61M16/01;A61M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入 麻醉剂 蒸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入麻醉剂蒸发装置,它包括气路一,该气路一的一端为入口,该气路一的另一端为混合气体出口;所述气路一上连接有相连通的气路二和气路三;所述气路二与气路一的交接处为压力监测分流口,该气路二另一端与压力监测单元相连;所述气路三与气路一的交接处为气体混合口;所述压力监测单元通过气路六与气路七相连,所述气路七一端与蒸发室单元,该气路七另一端与麻醉气体控制单元相连;它解决了地氟烷沸点低、蒸发需要的热量补充不及时、加药泄露等问题,解决了地氟烷临床应用的蒸发控制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入麻醉剂蒸发装置。
背景技术
医学上可吸入的液态麻醉剂经过蒸发器蒸发从呼吸道吸入,可以使病人暂时意识丧失并无疼痛感,是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其麻醉深浅与药物在脑组织中的分压有关,当麻醉剂从体内排出或在代谢后,病人逐渐恢复清醒,且不留任何后遗症。吸入麻醉在体内代谢、分解少;大部分以原形从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因此吸入麻醉容易控制,比较安全、有效,是全身麻醉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目前已知的麻醉剂通常以液态存储在玻璃棕瓶或铝瓶等适宜的容器中。已知的液体麻醉剂包括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恩氟烷等。液体麻醉剂通过麻醉蒸发装置将液体麻醉剂汽化,并通过与氧气、空气或前两者与笑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成可用于人体吸入的麻醉气体。
目前的蒸发器多以机械结构为主,通过旁路与调节阀形成配比输出需要浓度的麻醉气体,但地氟烷的蒸气压20℃时669mmHg接近大气压,沸点为22.8℃,在正常室温下已沸腾,因此不能使用传统机械蒸发器控制输出浓度,必须使用特殊的蒸发装置,更安全的控制气体输出。同时MAC接近6%,蒸发量大易引起过度冷却,通过自然温度补偿无法满足热量补充的要求,需要电加热保持恒温。地氟烷在常温下沸腾,根据物理常识,液体的沸点跟外部压强有关。当液体所受的压强增大时,它的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时,沸点降低。
纯机械结构的蒸发器无法控制地氟烷的安全输出,同时由于过度冷却无法及时提供温度恢复所需要的热量补充。纯机械结构的蒸发器在使用其他吸入麻醉药物时,对于不同流量浓度输出偏差较大,随着麻醉时间增加,热量补充不及时,输出浓度随时间增加而降低。有些机型采用流量监测、海拔高度监测进行反馈控制如专利申请号201710337242 .3,成本高、控制系统复杂,故障点同时增多,后期维护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吸入麻醉剂蒸发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吸入麻醉剂蒸发装置,它包括气路一,该气路一的一端为入口,该气路一的另一端为混合气体出口;所述气路一上连接有相连通的气路二和气路三;所述气路二与气路一的交接处为压力监测分流口,该气路二另一端与压力监测单元相连;所述气路三与气路一的交接处为气体混合口;
所述压力监测单元通过气路六与气路七相连,所述气路七一端与蒸发室单元,该气路七另一端与麻醉气体控制单元相连;所述麻醉气体控制单元与温度测控单元相连;所述蒸发室单元一侧下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形成液位识别单元;所述麻醉气体控制单元、温度测控单元、压力监测单元、液位识别单元分别通过导线与主控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监测单元包括压差传感器一、压差传感器二;压差传感器一、压差传感器二之间设置有两侧分别设置有气路四、气路五;所述压力监测单元的气路四上设置有二次分流口,该二次分流口与气路二相连通;所述压力监测单元的气路五上设置有三次分流口,该三次分流口通过气路六与气路七相连,气路六与气路七的交接处形成一次分流口;所述压差传感器一两端分别与气容一、气容二;所述压力监测单元的气路四、气路五上分别设置有气阻元件二、气阻元件三。
进一步地,所述麻醉气体控制单元由浓度调节阀、截断阀和比例阀组成;所述浓度调节阀由阀芯、阀体、刻度盘组成;所述浓度调节阀与气路七的一端相连;所述浓度调节阀另一端与气路三相连;所述气路七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截断阀、比例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毅安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毅安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43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巡视作业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反应釜用冷热循环恒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