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携式饮用水生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4186.2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4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莫皓然;林景松;韩永隆;黄启峰;郭俊毅;蔡长谚;李伟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E03B3/2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饮用水 生成器 | ||
一种可携式饮用水生成器,包含:本体,具有进气口、出水口及容置空间;空气过滤模块,设置于进气口,产生净化气体;微型气体泵,设置于进气口,以将净化气体导入至容置空间;微型冷凝模块,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将净化气体凝结为液态水;集水腔室,收集液态水;过滤腔室,位于集水腔室与出水口之间,过滤腔室具有与集水腔室连通的液体流道;微型液体泵,位于集水腔室与出水口之间,导引集水腔室所收集的液态水通过流体通道至出水口排出;以及水质净化模块,设置于过滤腔室中,以将液态水过滤成饮用水。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可携式饮用水生成器,尤指一种利用微型的气体泵抽取空气,微型冷凝模块凝结液态水,最后由微型液体泵传输液态水的可携式饮用水生成器。
【背景技术】
水是生物生存与发展中无可取代的基本资源,除了目前仍有许多地方具有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之外,即便是水资源丰沛的地区,若是遇到临时的天灾人祸,例如台风、地震等天然灾害发生的时候,也会发生无法及时供应水的状况,而利用交通来运输水资源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仍会出现饮用水短缺的问题,即便通过目前的空气生成饮用水的技术,其设备大多体积庞大,难以普及设置,因此,如何提供即时且方便的饮用水生成设备为当前各区域的重要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饮用水生成器,通过微型气体泵抽取空气,并将净化后空气传输给微型冷凝模块,微型冷凝模块将空气由气态凝结为液态水,并将液态水收集后,由微型液体泵输出,至水质净化模块,将液态水过滤成可饮用的饮用水,来完成可携式的饮用水生成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较广义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可携式饮用水生成器,包含:一本体,具有一进气口、一出气口、一出水口及一容置空间;一空气过滤模块,设置于该进气口,以对本体外空气中所含颗粒物及悬浮物进行过滤产生一净化气体,使该净化气体进入该容置空间内;一微型气体泵,设置于该进气口,以将该净化气体导入至该容置空间内;一微型冷凝模块,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将容置空间内的该净化气体进行热交换作用,使该净化气体凝结为一液态水;一集水腔室,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位于该微型冷凝模块下方,收集该液态水;一过滤腔室,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且位于该集水腔室与该出水口之间,该过滤腔室具有一液体流道,与该集水腔室连通;至少一微型液体泵,位于该集水腔室与该出水口之间,导引集水腔室所收集该液态水通过该流体通道至该出水口排出;以及一水质净化模块,设置于该过滤腔室中,以将流入该过滤腔室的该液态水过滤成一饮用水,使其被该至少一微型液体泵抽出于该出水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可携式饮用水生成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案可携式饮用水生成器的冷凝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案微型气体泵的第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
图4A为本案微型气体泵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B为微型压电泵另一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A至图5C为微型压电泵作动示意图。
图6A为本案微型气体泵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6B为本案微型气体泵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C至图6D为鼓风箱微型泵作动示意图。
图7A本案微型液体泵的立体示意图。
图7B为图7A的分解示意图。
图7C为图7B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
图8A为阀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B为图8A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9A为阀腔体座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4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冲击的隔音亚克力复合板材
- 下一篇:一种积木块编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