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箭尾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9432.5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2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零壹空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零壹空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零壹空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F42B10/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3 | 代理人: | 朱丽丽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箭 尾翼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火箭尾翼结构,包括实心外框和位于外框内的蜂窝结构以及包裹在外框和蜂窝结构外的蒙皮;蜂窝结构由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拼合后钎焊形成;第一拼接板由直板在中部弯折度后形成;第二拼接板为直板且其长度与第一拼接板任一直边长度相等;第一拼接板中部两侧均焊接有u型夹板;第二拼接板的两端可插入夹板内且与夹板的内壁紧贴接触;第一拼接板的两端均焊接有平行于夹板侧壁的接触板;接触板为90度翻转的凸字型,相对接触的两个接触板之间形成凹槽。本申请相对于胶接的结构,结构强度更高,并且夹板和接触板的设计使得蜂窝结构的形成中,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相对于板面重叠的钎焊设计结构,进一步减轻了蜂窝结构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火箭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箭尾翼结构。
背景技术
尾翼结构在火箭飞行过程中起稳定作用,类似于古代箭的羽毛一样,至关重要。尾翼等相关结构质量的降低能有效地节省发动机的助推力。现有尾翼结构类型很多,其中有蜂窝夹层尾翼,整体式尾翼和薄壁加筋尾翼或者根据使用要求采用组合式结构。现阶段蒙皮骨架尾翼结构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均相对较小。蜂窝因其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受到广泛关注,蜂窝夹层尾翼的应用逐渐扩大。大部分蜂窝尾翼为胶接,易发生脱粘,不耐高温,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比刚度和比强度高的火箭尾翼结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火箭尾翼结构,包括实心外框和位于所述外框内的蜂窝结构以及包裹在所述外框和蜂窝结构外的蒙皮;
所述蜂窝结构由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拼合后钎焊形成;所述第一拼接板由直板在中部弯折度后形成;所述第二拼接板为直板且其长度与所述第一拼接板任一直边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拼接板中部两侧均焊接有u型夹板;所述第二拼接板的两端可插入所述夹板内且与所述夹板的内壁紧贴接触;所述第一拼接板的两端均焊接有平行于夹板侧壁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为90度翻转的凸字型,相对接触的两个接触板之间形成凹槽;若干所述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阵列排布形成所述蜂窝结构,左右相邻的第一拼接板通过接触板首尾接触钎焊连接,上下相邻的第一拼接板通过插入彼此夹板内和凹槽内的第二拼接板钎焊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框的内壁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蜂窝结构的U型槽;所述蜂窝结构卡入所述U型槽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框具有一条平行的内直边;所述外框对应所述内直边的上表面的位于所述U型槽的上部下沉形成沉降槽;所述沉降槽的底面开设有一排通向U型槽内的插口;所述沉降槽内焊接有定位齿板;所述定位齿板的底面对应所述插口设有定位齿柱;所述定位齿柱的底面设有六根矩阵排列的卡位柱;六根卡位柱可插入相邻的第一拼接板连接处与接触板形成的六个间隔空间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框的位于尾翼根部的部分开设有若干减重槽。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蜂窝结构设计为外框为实心结构和内部为蜂窝结构,实心外框的结构保证了尾翼结构的比刚度;且蜂窝结构由第一拼接板设计夹板和接触板,使得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钎焊连接形成蜂窝结构,相对于胶接的结构,结构强度更高,并且夹板和接触板的设计使得蜂窝结构的形成中,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相对于板面重叠的钎焊设计结构,进一步减轻了蜂窝结构的重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实心外框的内部设计U型槽,将蜂窝结构和外框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并且在通过沉降槽和定位齿板的设计对蜂窝结构实现定位;保证了整个尾翼结构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零壹空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零壹空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零壹空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零壹空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零壹空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零壹空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94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凝器、干燥器集成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电子转向柱锁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