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压饱和蒸汽补燃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4070.0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9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新;岳跃鹏;任庆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郓城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3J15/02;F23J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陆晓鹰 |
地址: | 2747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饱和 蒸汽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压饱和蒸汽补燃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的边侧安装有烟气管,所述烟气管的尾端穿过锅炉本体延伸至动力盒内部,所述底板和动力盒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锅炉本体内部的滤网,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在锅炉本体内部的套环,且套环转动连接在转轴下半段,所述转轴的底端安装有斜杆和竖杆,且两者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转轴的上半段和顶端分别安装有刮板和吸管,且刮板的表面和内部分别开设有吸孔和第四空腔。该双压饱和蒸汽补燃锅炉,通过过滤结构以及清理结构的设计,便于对烟气中的垃圾进行过滤以及清理,并且能够使过滤后的烟气更加充分均匀的与锅炉本体内部的蒸汽管道接触,设计更加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补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双压饱和蒸汽补燃锅炉。
背景技术
蒸汽补燃锅炉是指利用煤气燃烧的热量、对饱和蒸汽进行升温,加热为过热蒸汽的设备,而双压饱和蒸汽补燃锅炉,是指对两种压力的饱和蒸汽进行同时升温的蒸汽补燃锅炉,饱和蒸汽分为高压饱和蒸汽和低压饱和蒸汽两种,其在锅炉内部通过管道流动,利用烟气在管道处的导热对蒸汽进行加热,但是现有的同类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高温烟气在通入锅炉内部时,未经过合理的过滤结构过滤处理,导致烟气中的烟雾颗粒会粘附停留在蒸汽管道的外壁,为了确保管道内蒸汽与烟气的充分传热,复杂的管道也会不利于后期的清理,并且烟雾颗粒的逐渐累积,会大大降低传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压饱和蒸汽补燃锅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高温烟气在通入锅炉内部时,未经过合理的过滤结构过滤处理,导致烟气中的烟雾颗粒会粘附停留在蒸汽管道的外壁,为了确保管道内蒸汽与烟气的充分传热,复杂的管道也会不利于后期的清理,并且烟雾颗粒的逐渐累积,会大大降低传热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压饱和蒸汽补燃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的边侧安装有烟气管,且锅炉本体的中心处安装有转轴,所述烟气管的尾端穿过锅炉本体延伸至动力盒内部,且动力盒的内部和顶端分别设置有桨叶板和出气口,并且动力盒通过水平分布的底板安装在锅炉本体内部,所述底板和动力盒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锅炉本体内部的滤网,且锅炉本体的边侧安装有流通管,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在锅炉本体内部的套环,且套环转动连接在转轴下半段,并且套环的内部设置有开设转轴表面和下半段内部的进气孔和第一空腔,所述转轴的底端安装有斜杆和竖杆,且两者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转轴的上半段和顶端分别安装有刮板和吸管,且刮板的表面和内部分别开设有吸孔和第四空腔。
优选的,所述烟气管为倾斜分布,其底端延伸至桨叶板边侧,且桨叶板等角度固定在转轴表面。
优选的,所述流通管的顶端与滤网上方的锅炉本体内部空间相连通,底端连通在底板下方的套环上。
优选的,所述竖杆等间距固定在斜杆下端面,且两者内部的空腔相互连通,并且斜杆内部的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吸孔通过第四空腔与转轴上半段的空心结构相连通,且该空心结构和轴承连接在转轴顶端的吸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压饱和蒸汽补燃锅炉,通过过滤结构以及清理结构的设计,便于对烟气中的垃圾进行过滤以及清理,并且能够使过滤后的烟气更加充分均匀的与锅炉本体内部的蒸汽管道接触,设计更加合理;
1.烟气管的分布状态配合桨叶板的使用,便于利用烟气的高速流动来为烟气的均匀转动分散提供动力,同时能够使刮板同步运转,动力结构更加合理;
2.多组空腔结构的使用,便于通过转轴的转动来实现烟气的均匀分布,提高了的高温烟气对蒸汽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郓城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大唐郓城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4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