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炉进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7235.6 | 申请日: | 201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8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卢猛;炼峰;杨海廷;汤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进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进料斗,其包括进料斗本体以及位于进料斗本体周围的基台,进料斗与垃圾坑之间的基台为边缘基台,边缘基台上固接有导料结构,导料结构包括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两者远离边缘基台的一侧相互靠近后整体截面成锥形设置并且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遮挡边缘基台。本实用新型具有垃圾不容易积存在进料斗周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进料斗。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伴随着人口的城市化,生活垃圾产量不仅基数大,而且增长迅速,对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处理是当前以及今后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由于对生活垃圾减量化明显,同时又能够利用余热发电实现资源化,另外又能够控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工艺流程为垃圾称重系统、卸货平台、垃圾抓斗起重机系统、焚烧炉及余热锅炉系统、发电系统以及烟气净化和排气系统,在垃圾抓斗起重机系统中所用到的设备结构主要为垃圾仓结构:垃圾由汽车运到处理厂后倒入垃圾仓内,垃圾新入仓的垃圾在仓内存放若干天发酵、排出渗滤水,提高进炉垃圾的热值后就可入炉燃烧,在仓内,用吊车的抓斗将垃圾送至炉前料斗。
现有的可参考公布号为CN10687112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污泥直接混合掺烧系统,该系统包括:卸料单元、暂存搅拌单元、转运单元、焚烧单元、热能转化单元、发电单元和烟气处理单元,焚烧单元通常包括焚烧炉,而焚烧炉的进料口(即进料斗)通常设置在垃圾坑(即垃圾发酵室)旁,方便垃圾抓吊将垃圾坑中的垃圾运输至焚烧炉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进料斗为一矩形的槽体,进料斗的内壁向内倾斜设置,以减少垃圾在进料斗内的残留,而进料斗周围设置有基台,以方便后续对进料斗进行清理。而在进料斗和垃圾坑之间形成的基台,在垃圾运送过程中容易堆积垃圾,清理不便也较为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不容易积存在进料斗周围的垃圾焚烧炉进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垃圾焚烧炉进料斗,包括进料斗本体以及位于进料斗本体周围的基台,进料斗本体与垃圾坑之间的基台为边缘基台,边缘基台上固接有导料结构,导料结构包括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两者远离边缘基台的一侧相互靠近后整体截面成锥形设置并且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遮挡边缘基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垃圾抓吊对进料斗本体上料时通常是从边缘基台一侧到达进料斗本体,而在运输的过程中即使有垃圾掉落,也会先掉落在第一引导板或者第二引导板上,之后可以沿着第一引导板滑落至进料斗本体内或者沿着第二引导板回落至垃圾坑中,从而使得边缘基台上不会残留垃圾,第一引导板上也不容易残留垃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引导板靠近进料斗本体内部一侧,第二引导板靠近垃圾坑一侧,第一引导板倾斜设置且远离与第二引导板连接的一侧位于进料斗本体的边缘,第二引导板竖直设置且远离与第一引导板连接的一侧位于垃圾坑的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引导板竖直设置可以尽可能的扩大第一引导板的引导空间,同时保证第二引导板对第一引导板有较为良好的支撑,使得第一引导板较为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相互铰接,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之间设置有驱动第二引导板绕着铰接处转动后与第一引导板平行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使是有垃圾挂在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的连接处,此时启动驱动装置,使得垃圾也可以沿着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滑落,进一步保证垃圾不容易残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7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