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行道生态植树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1909.1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2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齐昌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13/02;A01G17/14;A01G29/00;E03B3/02;B01D36/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行道 生态 植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行道生态植树池,包括乔木、支撑架、非机动车道、路缘石、雨水口、护边石、根际覆盖植被、透水土壤、人行道、滤网、过滤层、隔离支撑板、蓄水区、混凝土垫层、慢渗透墙体、溢流管、砂层、反滤土工布、砾石层和半圆状排水通道;植树池设置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植树池四边设置护边石,植树池中间种植乔木,所述乔木周围设置支撑架并种植根际覆盖植被;乔木根部周围设置透水土壤,所述透水土壤下设置砂层,所述砂层下设置反滤土工布,所述反滤土工布下设置砾石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人行道生态植树池的支撑架采用的是分段箍圈,适用于不用树径乔木的支撑,轻便美观,拆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树池,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行道生态植树池。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发展进步非常迅猛,对城市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出现了“海绵城市”雨洪管理新概念,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消纳和利用天然降水,实现城市良性的水文循环,解决内涝等问题。城市的“海绵体”除了河渠、湖泊等水系外,还包括了各类绿地景观。其中植树池就是能够调蓄排放径流雨水的绿色生态设施。但是传统植物池容易水淹烂根,考虑的都是如何改善排水功能,且效果不理想,对于雨水收集利用这块考虑很少,无法真正做到蓄排结合充分利用水资源。种植乔木初期的支撑架杂乱不齐,影响城市美感。
综上所述,目前拟寻求一种施工简便,挖方量少,蓄排结合且能充分利用水资源的人行道生态植树池就显得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人行道生态植树池。
这种人行道生态植树池,包括乔木、支撑架、非机动车道、路缘石、雨水口、护边石、根际覆盖植被、透水土壤、人行道、滤网、过滤层、隔离支撑板、蓄水区、混凝土垫层、慢渗透墙体、溢流管、砂层、反滤土工布、砾石层和半圆状排水通道;植树池设置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植树池四边设置护边石,植树池中间种植乔木,所述乔木周围设置支撑架并种植根际覆盖植被;乔木根部周围设置透水土壤,所述透水土壤下设置砂层,所述砂层下设置反滤土工布,所述反滤土工布下设置砾石层,所述砾石层底部设置半圆状排水通道;所述路缘石设置在非机动车道和护边石之间,所述路缘石和护边石下方设置混凝土垫层,所述雨水口设置在路缘石侧面,雨水口设置有滤网;所述雨水口通过混凝土垫层连通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下方设置隔离支撑板,所述隔离支撑板设置有若干透水通孔,隔离支撑板下方设置蓄水区,所述慢渗透墙体设置在过滤层和蓄水区靠近植树池一侧,所述溢流管设置在蓄水区段的慢渗透墙体中。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箍圈、螺栓、耳板和软垫;所述箍圈为圆弧结构,其两侧设置有耳板;所述支撑杆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箍圈的耳板通过螺栓相连,另一端支撑在混凝土垫层上;所述软垫设置在箍圈内侧一圈。
作为优选:植树池呈正方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层为级配碎石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人行道生态植树池的支撑架采用的是分段箍圈,适用于不用树径乔木的支撑,轻便美观,拆装方便。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人行道生态植树池采用的蓄水过滤区和半圆状排水系统,开挖量少,施工方便,蓄排结合,对雨水进行净化回用。雨季时有助于路面排涝,旱季时,利用蓄水区的水回渗给植被,利于绿色植物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人行道生态植树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架俯视详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19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头部固定装置
- 下一篇:通用型插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