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机后端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8404.X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3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锋;石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167;H02K5/24 |
代理公司: | 34147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轴承安装槽 端盖本体 限位器 本实用新型 活塞 防震机构 滑动轴承 外部限位 后端盖 线圈安装槽 滑动连接 抗震作用 励磁线圈 完全隔离 永磁电机 磁浮力 永磁机 永磁体 延伸 隔振 固接 外周 振源 脱离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机后端盖结构,属于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的内侧向外延伸形成有轴承安装槽;所述端盖本体的外侧向外延伸形成有线圈安装槽;所述轴承安装槽内侧设置有防震机构,所述防震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侧按序设置外部限位器及内部限位器,所述外部限位器与内部限位器之间还设置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内滑动连接活塞,于所述活塞内设置励磁线圈;所述内部限位器的内侧还固接用于与轴承外周配合的永磁体。本实用新型利用磁浮力在轴承与轴承安装槽之间产生预定的间隙,使轴承脱离后端盖,把振源与轴承完全隔离,从而达到隔振的目的,起到抗震作用,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机后端盖结构。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特别是稀土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小,效率高;电机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灵活多样等显著优点,因而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航空航天、国防、工农业和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现有的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震动力,使得端盖和端盖上的固定件产生松动或脱离,随着人们对使用安全性的增强,端盖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也大大增强。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永磁机后端盖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吊杆减振效果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永磁机后端盖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永磁机后端盖结构,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的内侧向外延伸形成有轴承安装槽;所述端盖本体的外侧向外延伸形成有线圈安装槽;
所述轴承安装槽内侧设置有防震机构,所述防震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侧按序设置外部限位器及内部限位器,所述外部限位器与内部限位器之间还设置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内滑动连接活塞,于所述活塞内设置励磁线圈;所述内部限位器的内侧还固接用于与轴承外周配合的永磁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轴承由以所述外壳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的左滑动轴承及右滑动轴承组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塞为环形空心活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轴承、永磁体均为环形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端盖本体上按间隔设有若干散热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端盖本体边角处设置还设置有安装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该种永磁机后端盖结构,其利用励磁线圈、永磁铁产生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对轴承振动进行控制,其通过对指定方向励磁线圈励磁电流大小与方向的控制,实现对指定方向振动的控制;利用磁浮力在轴承与轴承安装槽之间产生预定的间隙,使轴承脱离后端盖,把振源与轴承完全隔离,从而达到隔振的目的,起到抗震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防震效果,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端盖本体,20-轴承安装槽,30-防震机构,31-固定套,32-外部限位器,33-滑动轴承,34-励磁线圈,35-内部限位器,36-永磁体,37-活塞,40-散热筋,50-安装孔,60-线圈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84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电磁泄漏的雨刷电机
- 下一篇:水冷端盖和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