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5194.0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5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汉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仕易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9/02 | 分类号: | C03B19/02;C04B35/622;C04B3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该雾化器本体由表面和内部具有蜂窝状的微孔陶瓷体构成,在所述微孔陶瓷体上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微孔陶瓷体具有规则的形状,表面和内部具有颗粒堆积而成的蜂窝状微孔。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构成雾化器的微孔陶瓷体结构稳定,微孔陶瓷体具有规则的形状,表面和内部具有颗粒堆积而成的蜂窝状微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无机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将液体雾化。雾化器是原子化系统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对测定的精密度和化学干扰等产生显著影响。因此要求雾化器喷雾稳定、雾滴细小、均匀和雾化效率高。
现有的雾化器基本上由加热丝,雾化室以及气孔组成,雾化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雾化器,包括
雾化器本体,该雾化器本体由表面和内部具有蜂窝状的微孔陶瓷体构成,在所述微孔陶瓷体上设置有加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陶瓷体具有规则的形状,表面和内部具有颗粒堆积而成的蜂窝状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状微孔呈规则的三维联通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陶瓷体整体为雾化区,或者在微孔陶瓷体上设置一凹槽,凹槽形成雾化区。
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构成雾化器的微孔陶瓷体是无机陶瓷微球在熔融或者半熔状态下通过模具压合而成,因此结构稳定,微孔陶瓷体具有规则的形状,表面和内部具有颗粒堆积而成的蜂窝状微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雾化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A或者图2B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
雾化器本体,该雾化器本体由表面和内部具有蜂窝状的微孔陶瓷体1构成,在所述微孔陶瓷体1上设置有加热丝3。
所述微孔陶瓷体1具有规则的形状,表面和内部具有颗粒堆积而成的蜂窝状微孔4,所述蜂窝状微孔4呈规则的三维联通结构。
所述微孔陶瓷体1整体为雾化区,或者在微孔陶瓷体上设置一凹槽,凹槽形成雾化区3。
上述的微孔陶瓷体,该微孔陶瓷体由5~35μm无机陶瓷微球在熔融或半熔状态下与填料剂注射到模具中后加压、冷却、再烧结成型。
所述微孔陶瓷体具有规则的形状,表面和内部具有颗粒堆积而成的蜂窝状微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还一种微孔陶瓷体的制备方法,将5~35μm无机陶瓷微球放入在烧结装置中高温烧制,形成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在熔融或者半熔状态下与石蜡填料剂注射到模具中,颗粒堆积成具有三维联通结构的微孔陶瓷体,再通过二次烧结融掉石蜡即可成型,该方法制备的微孔陶瓷体由于在熔融或者半熔状态下压合,因此在压合过程中,熔融或者半熔状态下微球形成粘结,结构稳定。
由于在注射过程中采用石蜡或者树胶作为填料剂,其具有两个作用,第一:与熔融或者半熔状态下微球接触后融化,起到了冷却的目的,第二:石蜡或者树胶在融化后形成流动流体状,填充在微球之间,在进行压合时,多余的被挤出,但大量的还是填充在微球之间,保证微球之间的三维联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仕易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仕易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5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油烟机的装饰罩及吸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带充电功能的超市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