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C/DC转换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4670.7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9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志茂裕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00 | 分类号: | H02M3/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陈砚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c 转换器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C/DC转换器单元。该DC/DC转换器单元是将DC/DC转换器、冷却风机、固定着DC/DC转换器和冷却风机的支架、及通过密封海绵与冷却风机连接的进气管预组装在一起而构成的、用于组装到车体上的预备组件,支架具有设置在DC/DC转换器侧的第一把持部、和设置在进气管侧的第二把持部,在进气管的远离与冷却风机连接的连接部位之处设置有大致水平地延伸并具有在纵向上贯通的长孔的被卡合部,第二把持部具备主体部、及从主体部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并松弛地插在长孔中的卡合部。基于上述结构,将DC/DC转换器单元组装到车体上时,尺寸公差可被吸收,并能防止进气管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DC/DC转换器与周边部件预组装在一起而构成的DC/DC转换器单元。
背景技术
通常,在主装配线(组装线)上将DC/DC转换器及周边部件(冷却风机、支架、进气管、排气管)组装于车体时,若将各个部件单独安装于车体,并将各个部件分别紧固在车体上,则组装线上的组装时间较长。
为了缩短组装线上的组装时间,可以考虑在组装线之前的准备线上将DC/DC转换器与周边部件预组装在一起而构成预备组件,然而再将该预备组件组装在车体上。
然而,在将DC/DC转换器与周边部件预组装成预备组件时,若将DC/DC转换器及周边部件全部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则由于各部件间的参差不齐,有可能出现例如因部件侧的安装部与车体侧的被安装部之间尺寸不合而难以将预备组件组装到车体上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部件彼此之间(例如冷却风机与进气管)的连接部分较为柔软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将预备组件抬起来组装到车体上时部件脱落从而难以将预备组件组装到车体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作为预备组件被组装于车体,能吸收组装时的尺寸公差,并能防止部件脱落的DC/DC转换器单元。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C/DC转换器单元,该DC/DC转换器单元是将DC/DC转换器与周边部件预组装在一起而构成的、用于组装到车体上的预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部件包括冷却风机、支架、及进气管,所述DC/DC转换器控制所述冷却风机的输出,所述支架能以支撑着所述DC/DC转换器和所述冷却风机的状态被安装于车体,并将所述DC/DC转换器和所述冷却风机固定成相互邻接的状态,所述进气管在所述DC/DC转换器的相反侧与所述冷却风机邻接,并通过密封海绵与所述冷却风机连接,所述支架具有设置在所述DC/DC转换器侧的第一把持部、及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侧的第二把持部,将所述第一把持部与所述第二把持部连结的虚拟线从所述预备组件的重心通过,在所述进气管的远离与所述冷却风机连接的连接部位之处,设置有大致水平地延伸出的被卡合部,该被卡合部上形成有在纵向上贯通的长孔,所述第二把持部具备大致水平地从所述支架延伸至所述被卡合部的下侧的主体部、及从该主体部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并松弛地插在所述长孔中的卡合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DC/DC转换器单元中,在支撑DC/DC转换器及周边部件的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把持部和第二把持部,且将第一把持部与第二把持部连结的虚拟线从预备组件的重心通过,因而,将预备组件组装到车体上时,操作者只用把持第一把持部和第二把持部,便能将预备组件稳定地抬起。此时,设置在重量较重的DC/DC转换器侧的第一把持部成为主把持部,而设置在重量较轻的进气管侧的第二把持部成为副把持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DC/DC转换器单元中,(1)进气管通过密封海绵与冷却风机柔软地连接;(2)与进气管的被卡合部卡合的第二把持部为承受的负载较轻的副把持部;(3)第二把持部的卡合部向上方延伸,并松弛地插在被卡合部的长孔中。由于具有上述(1)~(3)的特征,所以将DC/DC转换器单元组装到车体上时,尺寸公差可被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4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