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效控制模具工序数的修边冲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1533.8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5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峰;江兆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芯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4 | 分类号: | B21D37/14;B21D28/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控制 模具 工序 冲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效控制模具工序数的修边冲孔模具,其结构包括底模、静模、支撑柱、固定板、动模、垫块、冲压柱、压杆、切断镶块和定位机构,通过在底模上端设置了定位机构,将定位头插接进入到固定框上端的插接孔内侧,随着定位头的伸入,使定位头压动压板,使压板压动弹性板,弹性板产生形变收缩,随后压板继续下压,使压板带动钢珠卡于定位头上端的凹槽内侧,对动模和静模进行快速定位,达到了能够对动模和静模进行快速定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孔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控制模具工序数的修边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模具设计与技术由手工设备,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加工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切削加工,数控电加工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转变,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高一致性和低消耗是其它制造加工方面所不能充分展示出来的,从而产生了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国防工业及民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在修边冲孔模具进行工作时,需要使动模和静模相互冲压在一起,现有修边冲孔模具不易对动模和静模进行快速定位,导致动模和静模偏移。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有效控制模具工序数的修边冲孔模具,解决了现有修边冲孔模具不易对动模和静模进行快速定位,导致动模和静模偏移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有效控制模具工序数的修边冲孔模具,包括底模、静模、支撑柱、固定板、动模、垫块、冲压柱、压杆、切断镶块和定位机构,所述底模与静模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模顶部四角相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螺钉与固定板底部四角锁紧固定,所述动模底部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垫块,所述动模通过电焊与冲压柱底部相固定,所述动模底部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压杆,所述垫块底部设置有切断镶块,所述底模顶部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压杆紧密伸入于定位机构内侧,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框、防尘框、插接孔、钢珠、定位杆、侧板、弹性板和压板,所述固定框通过螺钉与底模顶部右端锁固连接,所述固定框顶部设置有防尘框,并且固定框与防尘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框中部设置有插接孔,所述侧板通过胶水与防尘框内侧边缘无缝粘合,所述侧板底部设置有弹性板,所述压板通过弹性板与防尘框内部下端弹性连接,所述钢珠活动嵌套于压板内侧边缘,所述定位杆与压杆底部内侧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杆紧密伸入于插接孔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包括螺杆、承接块、定位头和凹槽,所述螺杆与压杆底部内侧螺纹连接,所述承接块一端与螺杆下端固定连接,并且承接块另一端通过电焊与定位头上端相连接,所述定位头上端边缘设置有凹槽,所述定位头紧密伸入于插接孔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承接块和定位头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钢珠共设置有八个,并且钢珠沿压板上端边缘等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定位机构沿底模顶部左右两侧呈对称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头的最大直径小于插接孔的内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板呈Z字状折叠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钢珠为45号钢材质,硬度高,并且抗腐蚀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板为合金弹簧钢材质,耐腐蚀性强。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芯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芯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1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专用切削平面夹具
- 下一篇:一种封装胶膜及由其封装得到的光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