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厂废气综合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0897.4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3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厂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远卓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6;B01D53/44;B01D53/78;B01D50/00;B01D53/52;B01D53/54;B01D53/58;B01D53/68;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废气 综合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污水厂废气综合处理装置,包括封闭式的污水池,所述污水池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有单向百叶,所述污水池另外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纳米气泡氧化水洗塔、微凝胶除臭剂水洗塔、除雾装置、无电极高效催化氧化装置和排气筒,所述无电极高效催化氧化装置与排气筒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变频风机。本实用新型气体净化效果好,中间无需任何电气连接、内部电极,针对废气中的易燃易爆气体具有非常高的安全保证;能应用于种恶劣环境,针对恶臭气体和工业废气效果均非常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厂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厂废气综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车间污水池处是露天池,也是异味的主要弥散位置。污水车间废气成分较复杂,含有硫化氢、氨类、甲硫醇等有机气体,需要废气处理设备对高浓度废气进行处理。而且有机废气容易产生爆炸,必须对高浓度废气进行预处理以降低排放到废气处理系统中的可燃物浓度。现在的处理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很好的处理效果,爆炸的安全隐患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污水厂废气综合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厂废气综合处理装置,包括封闭式的污水池,所述污水池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有单向百叶,所述污水池另外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纳米气泡氧化水洗塔、微凝胶除臭剂水洗塔、除雾装置、无电极高效催化氧化装置和排气筒,所述无电极高效催化氧化装置与排气筒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变频风机;
所述纳米气泡氧化水洗塔包括第一塔体,所述第一塔体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接触区、反应区、喷淋除雾区,所述第一塔体在接触区一侧设有第一进气口且在接触区另外一侧设有循环水箱,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污水池的出风口相连,所述接触区内设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反应区内设有旋流板,所述喷淋除雾区内下端设有喷淋管且喷淋管与循环水箱通过循环泵连接,所述喷淋除雾区内上端填充有空心填料除雾球,所述第一塔体顶部设有第一出气口;
所述微凝胶除臭剂水洗塔包括第二塔体,所述第二塔体底部一端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纳米气泡氧化水洗塔的第一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塔体顶部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塔体底部一侧连通有循环洗涤液储箱,所述第二塔体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旋流板、喷淋盘和除雾层,所述喷淋盘与循环洗涤液储箱通过循环泵连接,所述除雾层内填充有空心填料除雾球,所述第二塔体顶部一侧设有微凝胶除臭剂添加口,所述微凝胶除臭剂添加口上设有封帽;
所述除雾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微凝胶除臭剂水洗塔的第二出气口相连,所述壳体内沿气体流动方向设有多组折弯板,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排水口;
所述无电极高效催化氧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两侧分别设有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装置本体内在废气入口、废气出口处均设有导流网板,所述装置本体内设有若干灯管支架,每个灯管支架上均设有若干个灯管,所述灯管连接电源装置。
所述排气筒外围设有排气筒支撑架。
所述排气筒底部设有排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气体净化效果好,中间无需任何电气连接、内部电极,针对废气中的易燃易爆气体具有非常高的安全保证;能应用于种恶劣环境,针对恶臭气体和工业废气效果均非常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纳米气泡氧化水洗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微凝胶除臭剂水洗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无电极高效催化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远卓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远卓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0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盘剪尾座翻转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窥镜的手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