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扒料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9389.4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7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亚特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1/00 | 分类号: | B29C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扒料工具,包括扒料手柄,扒料杆和扒料头,所述扒料杆外环面包裹有橡胶套,该扒料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扒料手柄,该扒料杆远离扒料手柄的一端使用螺母固定安装有扒料头,该扒料头包括固定件和圆弧状扒料臂,该固定件设有固定环,该固定环环套在扒料杆上使用螺母锁死,该固定环外环面上垂直焊接有圆弧状扒料臂。本实用新型扒料柄增加橡胶套,手握感舒适,减少手部疲劳感,且增大手部与扒料柄的摩擦系数,减少扒料工具脱手情况发生,提升操作安全性,扒料臂底部为圆弧型设计,增加料头与捏合机内壁的切合度,进而增加扒料头的清理深度,克服了矩形扒料头下表面两条棱对捏合机内壁的碰撞,避免清理时对捏合机内壁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橡胶加工附属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扒料工具。
背景技术
橡胶母胶粒生产时,母料捏练完毕后,料斗倾倒母料至输料斗内一般采用转子反转出料,剩余粘于转子母料需人工扒出,当前基本采用铁钩或铁耙扒出,此等工具易损坏、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且扒料效果差,个人劳动强度大,消耗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扒料工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持扒料工具,包括扒料手柄,扒料杆和扒料头,所述扒料杆外环面包裹有橡胶套,该扒料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扒料手柄,该扒料杆远离扒料手柄的一端使用螺母固定安装有扒料头,该扒料头包括固定件和圆弧状扒料臂,该固定件设有固定环,该固定环环套在扒料杆上使用螺母锁死,该固定环外环面上垂直焊接有圆弧状扒料臂,该圆弧状扒料臂下端面成与捏合机内壁相吻合的半圆弧度。
优选的,所述扒料杆和扒料手柄的制成材料为不锈钢无缝钢管,减轻扒料杆总体重量。
优选的,所述扒料杆外环面与橡胶套连接面设有磨砂层,该磨砂层通过喷砂处理,增加扒料杆外环面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扒料杆两端都开设有螺旋纹,扒料手柄与扒料杆连接处设有与扒料杆相匹配的螺旋帽,使扒料杆旋入扒料手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套外表面设有块状摩擦面,用于增加与手部的摩擦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扒料效果显著,工具重量轻,外部橡胶套握感舒适,降低操作人员疲劳,提升操作安全性;提升扒料头弧形设计,捏合机中残余物料清理更快捷和干净,且避免了对捏合机内壁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位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弧状扒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图1-3所示,一种手持扒料工具,包括扒料手柄1,扒料杆 2和扒料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扒料杆2外环面包裹有橡胶套21,该扒料杆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扒料手柄1,该扒料杆2远离扒料手柄 1的一端使用螺母31固定安装有扒料头3,该扒料头3包括固定件32和圆弧状扒料臂33,该固定件32设有固定环34,该固定环34环套在扒料杆2上使用螺母31锁死,该固定环34外环面上垂直焊接有圆弧状扒料臂33,该圆弧状扒料臂33下端面成与捏合机内壁相吻合的半圆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亚特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亚特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9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油盒及盖章机
- 下一篇:一种防堵塞的市政集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