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梳理制条机用转向输送制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9261.8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0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五源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5/04 | 分类号: | D01G15/04;D01G25/00;D01G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慧宇中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3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108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梳理 制条机用 转向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梳理制条机用转向输送制条装置,包括锡林、道夫和圈条器,道夫设置在锡林的一侧;在道夫的输出端设有输送机构,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运动方向与道夫的轴线呈30‑150度的夹角,圈条器位于输送带的输出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将从道夫输出的纤维网进行转向,在转向过程中能让纤维网在不受任何牵伸的情况下形成蓬松的条状,使纤维网和纤维条不会出现断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是成网后的转向输送制条装置。
背景技术
梳理制条机是将纺织纤维通过给棉罗拉或给棉板喂给刺辊,然后通过刺辊的预开松将纤维转移给锡林,锡林与盖板或工作辊对纤维分梳将纤维梳理成顺直的状态,再通过道夫凝聚然后由斩刀或罗拉剥取成网合拢成连续的纤维条,将该纤维条通过圈条器挤压由条筒收集。
如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10249750.7公开日为2009年6月24日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竹纤维梳理机,依次设置喂入机构、梳理机构、剥取机构及圈条机构,梳理机构包括大锡林与道夫,所述大锡林的中上部设置有四个梳理区,每个梳理区均有一工作辊与一剥毛辊,所述大锡林、一工作辊及一剥毛辊之间形成一个梳理区;所述大锡林、道夫、工作辊及剥毛辊均采取梳针式结构。本发明特别适合于竹纤维的梳理,能够较大幅度地减少对纤维的损伤,经验证竹纤维在梳理后的成条中短绒增长率能小于1.5%,成条的不匀率也能小于2%,使成条的品质能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对后续织物成品品质及档次的提高带来利好。同时还公开了剥取机构与圈条机构之间依次设置后上、下压辊组、皮圈导棉器及前上、下压辊组,竹纤维网从道夫出来后经过后上、下压辊组、皮圈导棉器及前上、下压辊组,这种结构的梳理机,在上下压辊组与圈条机构的喇叭口之间的一段行程中,由于棉网横向各点与喇叭口的距离不等,因而棉网横向各点虽由压辊同时输出,却不同时到达喇叭口,即棉网横向各点进入喇叭口有一定的时间差,在圈条机构的牵引作用下,棉网的受力点会不同,容易出现断条的现象,造成成条效果差。
对于传统的梳棉机,棉网从上、下轧辊钳口到达喇叭口的自由行程为30-50cm,高速梳棉机为了避免棉网下坠甚至破裂,采用导板或导向罗拉输送棉网,也有采用一对横向皮圈贴着下轧辊表面移动,将棉网送到机器中央或一侧聚拢而输出,这种结构的成条装置虽然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针对抱合力差的纤维或较短的纤维,纤维网从道夫出来后纤维网上的纤维长度方向一般顺着纤维网的输送方向,纤维网中纤维之间的作用力较小,就容易出现断网的现象,使制条不能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梳理制条机用转向输送制条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将从道夫输出的纤维网进行转向,在转向过程中能让纤维网在不受任何牵伸的情况下形成蓬松的条状,使纤维网和纤维条不会出现断裂。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梳理制条机用转向输送制条装置,包括锡林、道夫和圈条器,道夫设置在锡林的一侧;在道夫的输出端设有输送机构,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运动方向与道夫的轴线呈30-150度的夹角,圈条器位于输送带的输出端。
上述梳理制条机用转向输送制条装置,纤维网从道夫出来后落入到转向的输送带上在不受任何牵伸的情况下形成蓬松的纤维条,蓬松的纤维条在进入到圈条器,在圈条器的作用下将蓬松的纤维条压缩后形成紧密而光滑的纤维条。该结构,从道夫输出来的纤维网的运动方向与输送带的运动方向成一定的夹角,这样,纤维网在输送带的转向作用下形成蓬松的条状的纤维条,并将蓬松的纤维条输送出去,使纤维网和纤维条不会出现断裂,让难以成条的纤维能够顺利实现梳理制条工艺。
进一步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输送驱动、主动辊和从动辊,输送驱动安装在输送机架上,主动辊安装在输送机架上,从动辊安装在输送机架上,输送驱动带动主动辊,输送带套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上述结构,输送驱动带动主动辊旋转,主动辊带动输送带运动,对纤维网的运动方向进行转向和输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五源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五源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92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排座椅自动装边板压卡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机械制造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