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煲汤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5965.8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2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天行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04;A47J36/24;A47J47/00;A47J4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煲汤筒 | ||
一种智能煲汤筒,包括壳体、微晶玻璃、电子秤、电磁线圈、煲汤筒和筒盖,所述微晶玻璃和电子秤连接于壳体上端,微晶玻璃的上端面高于电子秤的上端面3.5mm;所述煲汤筒放置于电子秤上方,所述筒盖盖接于煲汤筒上端,筒盖通过电机控制闭合;所述筒盖上端连接有蠕动泵,筒盖下端连接有出水口和出料口,所述蠕动泵上端连接有若干料盒;所述微晶玻璃中间开设有台阶通孔,台阶通孔正下方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外部设置有磁套;所述电磁线圈盘卷于磁套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煲汤筒,根据加水量能够加入合适比例的调味品,而且根据加热过程中的水温以及水的重量控制温升,实现自动升温,使得煲汤筒实现砂锅煲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煲汤筒。
背景技术
煲汤筒是一种用于煲汤的厨房用具,一般通过人加料、加水进行加热煲汤,一方面采用人工方式加料、加水比例无法掌握;另一方面加热时间因人而异,不能保证准确的加工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煲汤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煲汤筒,包括壳体、微晶玻璃、电子秤、电磁线圈、煲汤筒和筒盖,所述微晶玻璃和电子秤连接于壳体上端,微晶玻璃的上端面高于电子秤的上端面2~5mm;所述煲汤筒放置于电子秤上方,煲汤筒一侧连接有支架板,支架板上连接有电机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伞齿轮与转动轴连接;所述筒盖盖接于煲汤筒上端,筒盖上端连接有蠕动泵和转动板,筒盖下端连接有出水口和出料口,所述蠕动泵上端连接有若干料盒,所述转动板一端套接于转动轴上;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有电磁阀;所述出料口与蠕动泵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微晶玻璃中间开设有台阶通孔,台阶通孔上端孔内连接有红外玻璃,台阶通孔正下方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外部设置有磁套;所述电磁线圈盘卷于磁套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壳体一侧端面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壳体内的支撑架进行连接,控制电路板通过航空插座与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显示屏、电子秤、红外传感器、蠕动泵和电磁阀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玻璃通过硅胶粘合在台阶孔的上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连接有安装支架,所述红外传感器、磁套和电磁线圈均连接于安装支架上端;所述电磁线圈通过安装支架上一体连接的隔块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采用直动式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蠕动泵采用流量型蠕动泵。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连接有若干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煲汤筒,根据加水量能够加入合适比例的调味品,而且根据加热过程中的水温以及水的重量控制温升,实现自动升温,使得煲汤筒实现砂锅煲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其中,1、壳体,2、微晶玻璃,3、电子秤,4、电磁线圈,5、煲汤筒,6、筒盖,7、支架板,8、电机,9、支撑架,10、转动轴,11、蠕动泵,12、转动板, 13、出水口,14、出料口、15、料盒,16、电磁阀,17、自来水管,18、红外玻璃,19、安装支架,20、红外传感器,21、磁套,22、控制电路板,23、显示屏,24、控制按键,25、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天行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天行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5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