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旋挖钻机掏渣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5848.1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4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权;盛重权;陈世凯;崔明亮;邢利科;黄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7/00 | 分类号: | E21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钻机 掏渣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旋挖钻机掏渣筒,包括筒体和同轴安装在筒体下端的刀盘,所述刀盘边缘和所述筒体下端边缘铰接,所述刀盘上开设有沿所述刀盘中心对称分布的两扇形进渣口,在所述刀盘背离筒体的盘面上,每一扇形进渣口的一径向边缘连接有一耐磨板,两耐磨板沿所述刀盘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耐磨板与所述刀盘间形成的锐角夹角呈20~40°,且所述耐磨板向所述进渣口一侧倾斜。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成孔底部沉渣厚度过厚的问题,满足成孔后孔底沉渣厚度≤5cm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装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旋挖钻机掏渣筒。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掏渣筒包括筒体和同轴安装在筒体下端的刀盘,所述刀盘边缘和所述筒体下端边缘铰接,刀盘正对筒体的盘面靠近边缘处设置有卡块,筒体壁上设置有卡口,在钻进时,卡块嵌入卡口中使刀盘与筒体连接,钻进完成后将掏渣筒提至地面时,卡块从卡口中脱离使刀盘一侧与筒体分离,筒体下端打开排出筒体内泥土。现有的刀盘均为斗齿式,即刀盘上开设有沿所述刀盘中心对称分布的两扇形进渣口,在进渣口的边缘沿直线布置有多个斗齿,斗齿高度一般10-15cm,为圆锥齿形,齿间距10cm左右,斗齿的轴线与刀盘面的夹角角度一般为60°,掏渣筒筒身遍布排水孔。然而现有的这种掏渣筒在使用时,由于斗齿与刀盘间开合角度较大,在旋挖钻机钻进完成后上提掏渣筒时,筒体内保留的泥土容易从斗齿与刀盘间漏出,导致钻好的孔中沉渣厚度过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旋挖钻机掏渣筒,能够解决成孔底部沉渣厚度过厚的问题,满足成孔后孔底沉渣厚度≤5cm的要求。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新型旋挖钻机掏渣筒,包括筒体和同轴安装在筒体下端的刀盘,所述刀盘边缘和所述筒体下端边缘铰接,所述刀盘上开设有沿所述刀盘中心对称分布的两扇形进渣口,在所述刀盘背离筒体的盘面上,每一扇形进渣口的一径向边缘连接有一耐磨板,两耐磨板沿所述刀盘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耐磨板与所述刀盘间形成的锐角夹角呈20~40°,且所述耐磨板向所述进渣口一侧倾斜。
优选的是,所述刀盘上两扇形进渣口及所述刀盘与所述筒体铰接处之外的部分的边缘设置有卷边,所述卷边套在所述筒体下端侧壁外。
优选的是,所述筒体靠近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孔。
优选的是,所述耐磨板与所述刀盘间设置有至少一块背撑板。
优选的是,所述耐磨板的板厚为3cm,所述耐磨板与所述刀盘的连接长度不小于10cm。
优选的是,所述卷边的高度不低于5cm。
优选的是,所述耐磨板与所述刀盘间设置有两块背撑板。
优选的是,所述背撑板的板厚为3cm。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现有的掏渣筒刀盘上的斗齿,替换为耐磨板,不仅能有效的清除孔底沉渣,施工效率和现有掏渣筒施工效率一样,并未增加施工时间,且减少了孔底沉渣厚度,实测沉渣为2~3cm,满足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5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箱
- 下一篇:一种高硼硅玻璃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