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无菌医用配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64390.8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4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张腾飞;王钰瑶;罗桂琴;夏小凡;殷雅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李德胜 |
| 地址: | 570100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无菌 医用 配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无菌医用配药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瓶塞穿刺器,所述壳体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瓶塞穿刺器,所述第二瓶塞穿刺器通过空心管道与第一瓶塞穿刺器相连,所述空心管道设置在壳体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配药器并在两端安装相连通的瓶塞穿刺器,使用时只需将两端的瓶塞穿刺器与待配药的液体瓶塞相连进行配药,解决了传统配药器的针头多次暴露受空气污染的问题,避免了药物浪费以及医护人员劳动负担较重,并且制作成本低,有较为广阔的市场,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次性无菌医用配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医院静脉输液时配制瓶装、安瓿类药物仍主要采用20ml注射器配制,由于用量大,有的科室每天有40-50人输液,要配制数百瓶(支)药物,用注射器配制,由于配制瓶装药每次抽吸均需注入一定量的空气,且操作者为避免药液污染,需一手固定安瓿和注射器,另一手拉动活塞柄,双手均不可触及活塞,此种方法费时费力,这样不仅费时、效率低,且药品残留过多。
根据现用配药方法的不足,目前需要一种封闭式的配药器。本实用新型配药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改良配药器结构,采取一个输液瓶插入口多个药物瓶插入口,具有一次性效用且同时配置多种药物,缩短配药时间并降低配药成本,通过自身重力或压力使药液充分混合,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力强度及减少医护人员配药期间感染机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无菌医用配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无菌医用配药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瓶塞穿刺器,所述壳体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瓶塞穿刺器,所述第二瓶塞穿刺器通过空心管道与第一瓶塞穿刺器相连,所述空心管道设置在壳体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上开设有通道口,所述通道口设置在空心管道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瓶塞穿刺器的数量设置有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第一瓶塞穿刺器和第二瓶塞穿刺器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第一瓶塞穿刺器和第二瓶塞穿刺器的材质均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和第二瓶塞穿刺器上均设有防脱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配药器并在两端安装相连通的瓶塞穿刺器,使用时只需将两端的瓶塞穿刺器与待配药的液体瓶塞相连进行配药,解决了传统配药器的针头多次暴露受空气污染的问题,避免了药物浪费以及医护人员劳动负担较重,并且制作成本低,有较为广阔的市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次性无菌医用配药器的主视图;
图2为一次性无菌医用配药器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一次性无菌医用配药器的俯视图;
图4为一次性无菌医用配药器的仰视图;
图5为一次性无菌医用配药器的左视图。
图中:1-壳体、2-第一瓶塞穿刺器、3-通道口、4-空心管道、5-第二瓶塞穿刺器、6-防脱锥。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医学院,未经海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4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差速造粒干燥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市政路桥隧道施工用灰尘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