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苜蓿加工打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63935.3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8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闫卫东;罗蜀杭;刘富渊;王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大业草产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D39/00 | 分类号: | A01D39/00;A01D89/00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郑雷 |
| 地址: | 735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苜蓿 加工 打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苜蓿加工打捆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打捆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外表面设置有皮带,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第二转轮,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旋转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缆线轮,所述缆线轮上设置有缆线,所述缆线轮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缆线轮转动,可以实现自动调节运料箱的高度以配合储料箱的装载,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转轮转动,可以实现将已经打打捆完成的苜蓿自动转送进储料箱内,结构实现了自动对打捆完成后的收集工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苜蓿加工打捆设备。
背景技术
打捆机,是一种主要用来捆草的机械,多应用与农业生产中,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稻草、秸秆、藤曼等都可以实现自动收集的任务,现有畜牧业内也有针对牧草进行自动打捆收集的,类似苜蓿草打捆收集等;
现有的苜蓿加工打捆设备,存在着打捆完成后直接放置再地面上,再由人工去收取,操作费时费力工作量大,影响生产的操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苜蓿加工打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苜蓿加工打捆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打捆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外表面设置有皮带,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第二转轮,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旋转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缆线轮,所述缆线轮上设置有缆线,所述缆线轮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滑轮,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外表面设置有运料箱,所述移动架内嵌入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储料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打捆机构包含打捆机体,所述打捆机体的底部设置有耙齿,所述打捆机体内与耙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杆,所述打捆机体内沿弧形分别设置有若干转筒,所述打捆机体内与转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传动链,所述打捆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打捆机体的底部位置设置有挡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与第二转轮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轮的 顶部与旋转板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缆线与两个滑轮之间均为滑动连接,且缆线远离缆线轮的一端与移动架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一侧与移动架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与缆线轮的中心轴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推板与运料箱之间为嵌套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大业草产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大业草产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3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循环温控大棚
- 下一篇:一种高效胶囊除尘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