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修垃圾的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63352.0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4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星;余毅;施庆燕;林有声;陶梦佳;王明贤;余召辉;金宁奔;姚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B15/00 | 分类号: | B07B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011 上海市黄***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修 垃圾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修垃圾的处理系统,处理系统按照处理流程依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设备包括首次破碎设备;第二阶段的设备包括一级双层振动筛、二级单层振动筛、一级风选机、二级风选机、三级风选机、一级磁选机、近红外光电分选机、第一回收设备、第二回收设备;第三阶段的设备包括二次磁选机、涡电流分选机、二次破碎设备、三级双层振动筛、所述第二回收设备、第三回收设备。该系统采用了两次破碎、三次筛分的全机械操作模式、无人工分拣环节,破碎筛分效率高,末端骨料中杂物少、纯净度高,资源化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修垃圾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在新建、改/扩建以及居民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拆房垃圾、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近几年,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约为15.5亿~24亿吨之间。预计到2020年左右,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可能达到峰值。
由于建筑垃圾赋存形式的分散性、理化特性的不确定性、获得渠道与数量的不稳定性以及使用范围的狭窄性等,使得其资源化利用过程较为复杂。特别是目前缺乏对大宗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深加工技术,分选技术也较为薄弱,主要依靠人工快速分拣,处置技术和方式单一。同时各分拣中转站压力巨大,除较纯净的废弃混凝土已小规模循环利用产业化外,对装修垃圾和混杂石膏板、木头、编织袋、塑料较多的拆迁垃圾难以处置,这些前端技术瓶颈导致后续产品附加值低。
目前国内装修垃圾处理工艺尚不成熟,且无成功项目,已建项目多为临时性或实验性,处理以人工为主,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分选效率差,作业环境恶劣。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继续进行,今后装修垃圾产量将不断增加,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和技术需求,开发新的装修垃圾分选预处理及末端骨料生产工艺尤为必要。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350263A,公开日期2017年11月17日,公开了《一种装修垃圾和/或拆房垃圾综合处置和利用方法》,该专利首先对装修垃圾或拆房垃圾进行人工拆袋作业,然后利用斗式铲运机将垃圾送入振动筛进行筛分,筛上物另行处理。筛下物送入颚式破碎机,破碎后的垃圾送入筛分机,即为可以资源化利用的材料。该方法主要是拆带、振动筛筛分、破碎,对人工拆袋后的垃圾直接进行振动筛分,由于垃圾中物料性质非常复杂,直接筛分会导致大量可以资源化利用的砖块、混凝土块被拦截出来,无法进入后续的工艺环节,因此该工艺对拆除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较为低下。
通过上述介绍可知,在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领域,现有的技术对产品的资源化利用效率有限,最终产品的品质无法保证,因此开发新的装修垃圾处理系统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修垃圾的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末端资源化产品品质差的问题。该系统采用了两次破碎、三次筛分的全机械操作模式、无人工分拣环节,破碎筛分效率高,末端骨料中杂物少、纯净度高,资源化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修垃圾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按照处理流程依次分为三个阶段,其中,
第一阶段的设备包括首次破碎设备;
第二阶段的设备包括一级双层振动筛、二级单层振动筛、一级风选机、二级风选机、三级风选机、一级磁选机、近红外光电分选机、第一回收设备、第二回收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3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操作的苜蓿种植的平地设备
- 下一篇:一种凹版印刷机刮刀安全防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