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F6 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0277.2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4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袁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赛格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2 | 分类号: | G08B21/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王玲玲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f base sub | ||
1.一种SF6泄漏报警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气管组、SF6浓度检测装置(1)、泵(2)、电路控制板(3)和报警装置(4);其中,
所述SF6浓度检测装置(1)包括与所述进气管组相连通的第一气腔及适于检测第一气腔内的SF6气体浓度的SF6传感器;
所述泵(2)与第一气腔相连通以将进气管组内的气体抽至第一气腔内;
所述电路控制板(3)分别与SF6传感器和报警装置(4)信号连接,适于在其接收到的SF6气体浓度超出其设定值时控制报警装置(4)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F6泄漏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SF6传感器为红外SF6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F6泄漏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组包括与所述第一气腔相连通的进气总管(51)和至少一个与所述进气总管(51)相连通的进气采样管(52),在所述进气采样管(52)上连接有控制其通断的阀门(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F6泄漏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组还包括与所述进气总管(51)相连通的清洗管(54),所述清洗管(54)上连接有控制其通断的阀门(5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F6泄漏报警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气浓度检测装置(6),所述氧气浓度检测装置(6)包括:
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连通在进气总管(51)与第一气腔之间或连通在第一气腔与泵(2)之间;
适于检测第二气腔内的氧气浓度的氧气传感器,所述电路控制板(3)与氧气传感器信号连接,适于在其接收到的氧气浓度异常时控制报警装置(4)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F6泄漏报警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路控制板(3)信号连接、且用于显示所述电路控制板(3)所接收的SF6浓度和氧气浓度的显示装置(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F6泄漏报警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路控制板(3)信号连接、且用于与外部设备相连的接口(8),所述电路控制板(3)还适于通过接口(8)将其接收的SF6浓度和氧气浓度发送至外部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F6泄漏报警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进气总管(51)相连通的扩展口(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SF6泄漏报警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盖体(101)和上盖体(102),所述上盖体(102)可开合地铰接在下盖体(101)上,所述进气总管(51)、SF6浓度检测装置(1)、泵(2)及氧气浓度检测装置(6)安装在下盖体(101)的内表面,所述报警装置(4)及显示装置(7)安装在上盖体(102)的内表面,所述进气采样管(52)插装在上盖体(102)的侧壁上,且所述进气采样管(52)的进气口裸露在上盖体(102)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SF6泄漏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101)还设置有在上盖体(102)打开后用于使得上盖体(102)直立的限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赛格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赛格电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02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碰撞试验假人膝部滑块预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声控LED夜灯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