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辅助颈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0162.3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2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赖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郭受刚;王记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颈部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辅助颈部固定装置,包括贴合于人体双肩的弧形板,弧形板位于两肩部处上表面分别设有一根竖直的圆柱形立柱,立柱上均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筒状的滑套,滑套中部沿其径向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第一紧固螺栓,且滑套中部沿其径向还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杆,支撑杆相对连接滑套端的另外一端设有弧形板状的颈部固定箍,颈部固定箍的圆心位于相对远离支撑杆的一侧。通过对两根支撑杆设置不同的长度便可以使其和先天性颈椎变形的病人的颈部相匹配,另外针对颈椎正常的病人便可以将两根支撑杆设置为相同的长度,从而提高本固定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部康复辅助器械,具体涉及辅助颈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临床上导致的颈椎骨折、头颈部手术后的病人头颈部都不能随意晃动,以防止脊髓损伤引起高位瘫痪,同时便于头颈部的快速恢复,因此,临床上使用颈部固定装置用于需要对颈部制动的病人,但是现有的颈部固定装置大多都采用硬质材料套设于颈部,而且由于病人的颈部处于恢复期,所以为降低颈部承受的力量,所以现有的颈部固定器也会对下巴进行一定的支撑。
基于上述特点可知,现有的颈部固定器大多采用套设的方式,并且对下巴也有一定程度的遮挡,这就造成了颈部固定装置调节不方便和病人进食不方便的问题,并且由于病人出汗或进食饮水不当等因素导致下巴、颈部潮湿,加重不舒适感,甚至皮肤破损。现在医院中很多类似的病人都是依靠照护人员喂饭实现进食、饮水等日常生活需要,在颈部固定装置与皮肤之间垫纱布、棉垫、毛巾等物品防止局部皮肤受压、潮湿等情况,而且不利于观察局部皮肤受压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颈部固定器调节不方便,同时针对先天性颈椎变形的病人不适用的问题,提供了辅助颈部固定装置,通过将两个颈部固定箍的相互配合,使其适用于先天性颈椎变形的病人,同时方便在安装后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辅助颈部固定装置,包括贴合于人体双肩的弧形板,弧形板位于两肩部处上表面分别设有一根竖直的圆柱形立柱,立柱上均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筒状的滑套,滑套中部沿其径向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第一紧固螺栓,且滑套中部沿其径向还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杆,支撑杆相对连接滑套端的另外一端设有弧形板状的颈部固定箍,颈部固定箍的圆心位于相对远离支撑杆的一侧。现有的颈部固定器大多是套设在病人的颈部,调节时,只能通过拉紧和松开的方式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针对颈部手术后的患者来说很不方便,特别针对一些先天性颈椎变形的病人来说,这类颈部固定器属于左右对称结构,对于他们的颈部的适应性是非常差的,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设置了本辅助颈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贴合于人体双肩的弧形板,同时在弧形板上通过立柱固定两个互为镜像对称的弧形的颈部固定箍,由于两个颈部固定箍分别固定在不同的支撑杆上,通过对两根支撑杆设置不同的长度便可以使其和先天性颈椎变形的病人的颈部相匹配,另外针对颈椎正常的病人便可以将两根支撑杆设置为相同的长度,从而提高本固定装置的适用性,而且有由于本固定装置中是通过两个颈部固定箍相互配合来实现对颈部固定的,当需要对其固定位置进行调整时,只需松开需要调整的一边的第一紧固螺栓,便可以只针对一边进行调整,从而提供了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另外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提高人体使用的舒适度,还可以在颈部固定箍的凹面包裹一层弹性减震材料,例如硅胶、泡沫等。
进一步的,支撑杆包括沿滑套径向水平固定、形状呈圆管状的固定管,还包括与固定管同轴设置且能够沿固定管内表面滑动的伸缩杆,颈部固定箍固定于伸缩杆相对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固定管相对远离滑套的一端沿其径向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设有第二紧固螺栓。考虑到不同的病人身形尺寸一同,所以颈部的直径也不同,所以为了使本装置能够多次重复利用,就必须要使颈部固定箍的抱箍直径可以灵活调整,所以发明人将支撑杆设置为可以伸缩的结构,通过伸缩杆在固定管内表面进行滑动,当将伸缩杆调整到合适的长度后,通过锁紧第二紧固螺栓对伸缩杆进行定位,从而保证了支撑杆在支撑过程中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0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