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0034.0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2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助行器,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支架和连接两个侧支架的连接杆,所述侧支架为梯形框,侧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侧支架上设置有限制滚轮滚动的刹车机构;本实用新型两侧为梯形的侧支架,可加长助行器前部的长度,防止病人或老人行走时向前倾倒;通过在侧支架的底部设置滚轮,可使老人推动助行器来移动,避免挪动传统助行器带来的麻烦,刹车机构可固定住助行器防止滑动,方便老人的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行器。
背景技术
一般如果有下肢患者、协调性较差的老年人无法独自行走时,就要选用手杖、拐杖、助行器或轮椅等辅助器材,通过这些来达成行走的目的;其中助行器在辅助器材中最能提供使用者稳定行走与支撑力,目前现有的助行器为竖直的支架,跨度较窄,而老年人或病人站立时重心较高,这种竖直的助行器容易向前倾倒,对老年人或病人造成严重的伤害;现有的助行器进行移动时,需要将助行器提起,一步一步往前挪动,而老年人的上肢力量较小,频繁的挪动助行器也带来很多的负担,为老年人的移动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助行器,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助行器,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支架和连接两个侧支架的连接杆,所述侧支架为梯形框,侧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侧支架上设置有限制滚轮滚动的刹车机构。
进一步,所述刹车机构包括拉杆、连接绳和卡杆;所述滚轮包括设置在侧支架底部的轴承座和设置在轴承座两侧的轮组,轮组通过齿轮形的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座为中空的壳体,所述卡杆可转动的设置在轴承座中,轴承座中设置有趋向于迫使卡杆的后端卡在轴承两齿之间的扭簧;所述拉杆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侧支架的上部,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接绳的上端连接,两根连接绳的下端分别与前后两个滚轮的卡杆前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侧支架为中空的管体,所述连接绳设置在侧支架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侧支架的内部沿连接绳设置有若干个供连接绳转向的滑轮。
进一步,所述轴承座通过安装板设置在侧支架的底部,所述轴承座可水平转动的设置在安装板上。
进一步,所述卡杆的前端铰接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球,所述连接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球套,连杆的上端与连接绳下端的球套球铰接。
进一步,所述支架本体的前端设置有折叠凳,所述折叠凳包括铰接设置在两个侧支架之间的背板和坐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托在坐板底部的托杆,所述坐板上配合托杆开设有避让槽,所述坐板的前端通过连接件与背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磁铁,所述背板与坐板通过磁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两侧为梯形的侧支架,可加长助行器前部的长度,防止病人或老人行走时向前倾倒;通过在侧支架的底部设置滚轮,可使老人推动助行器来移动,避免挪动传统助行器带来的麻烦,刹车机构可固定住助行器防止滑动,方便老人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凳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凳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凳折叠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凳展开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刹车机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0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防渗漏高压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抗氧化溶液配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