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7881.1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6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征;吴洪亭;赵佳;陈波;王海文;张刚;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52;H01R13/58;H01R13/02;H01R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道 切换 高压 分线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包括壳体、盖体、接头、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和导电铜排,壳体能够与盖体配合,壳体周缘安装多个接头,多个接头用于连接输入和输出高压线;壳体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连接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连接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连接导电铜排。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元器件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
背景技术
多通道电池模拟器可以模拟车载电源给其他零部件或系统供电,具有单通道、双通道、多通道等多种输出方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驱动系统的开发、试验中。但是,目前电池模拟器在单通道、双通道、多通道切换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手工拆除原有线路,然后连接新的电路,利用绝缘胶带进行简单防护,并没有防护装置;发明人认为,上述电池模拟器通道切换方法存在重复性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安全性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电池模拟器通道切换方法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通道切换的高压分线盒,包括壳体、盖体、接头、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和导电铜排,壳体能够与盖体配合,壳体周缘安装多个接头,多个接头用于连接输入和输出高压线;壳体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连接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连接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连接导电铜排。
进一步,所述接头分别为第一输出口正极接头、第一输出口负极接头、第二输出口正极接头、第二输出口负极接头、第一输入口正极接头、第一输入口负极接头、第二输入口正极接头、第二输入口负极接头、第三输入口正极接头、第三输入口负极接头、第四输入口正极接头、第四输入口负极接头。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出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一输出口负极接头、所述第二输出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二输出口负极接头用于防护输出高压线,所述第一输入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一输入口负极接头、所述第二输入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二输入口负极接头、所述第三输入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三输入口负极接头、所述第四输入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四输入口负极接头用于防护输入高压线。
进一步,所述壳体呈长方体,所述壳体包括顺序首尾连接的第一侧立面、第二侧立面、第三侧立面和第四侧立面,第一侧立面~第四侧立面均连接于底面;所述第一输入正极接头和所述第一输入负极接头均位于第一侧立面,所述第三输入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三输入口负极接头、所述第四输入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四输入口负极接头均位于第二侧立面,所述第二输入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二输入口负极接头均位于第三侧立面,所述第一输出口正极接头、所述第一输出口负极接头、所述第二输出口正极接头和所述第二输出口负极接头均位于第四侧立面。
进一步,所述导电铜排和所述铜排固定支架均包括多个。
进一步,所述多个导电铜排之间平行。
进一步,所述的导电铜排包括第一铜排、第二铜排、第三铜排和第四铜排,第一铜排固定在第一铜排固定支架,第二铜排固定在第二铜排固定支架,第三铜排固定在第三铜排固定支架,第四铜排固定在第四铜排固定支架,第一铜排、第二铜排、第三铜排、第四铜排均依次开有三个接线孔,用于连接输入和输出的高压线。
进一步,所述多个接头均为格兰头。
进一步,所述的绝缘底座安装在壳体内部底面,绝缘底座包括第一绝缘底座、第二绝缘底座、第三绝缘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外壳用于防护内部高压连接点,接头用于防护和固定输入、输出高压线,绝缘底座、铜排固定支架和导电铜排组成的内部结构用于通道切换,改变导电铜排上连接的输入、输出高压线输出不同电压、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7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扶梯综合检验测量尺
- 下一篇:一种高荧光收集率的微型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