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4369.1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3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铭;刘宇飞;张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房艳萍;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血泵、第一动脉壶、第一滤器、第一静脉壶,所述动脉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通阀Ⅰ和三通阀Ⅱ,所述滤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通阀Ⅲ、三通阀Ⅳ、三通阀Ⅴ、三通阀Ⅵ,所述静脉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通阀Ⅶ、三通阀Ⅷ,所述血泵的进液端与动脉端连接,所述血泵的出液端连接三通阀Ⅰ的口Ⅰ,所述三通阀Ⅷ的口Ⅱ连接静脉端。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更换凝血部位,操作简单方便;避免了发生凝血就要更换整套管路的情况,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更换过程所需时间短,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达到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建立和谐医护患关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已逐渐成为重症监护室抢救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其适应症广且治疗效果佳,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根据不同病情需要单次治疗时间也从几个小时至几十个小时不等,现有的血液净化装置由于影响管路凝血因素较多,在治疗过程中因各种情况被迫非计划下机的情况时有发生,频繁地更换整套管路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造成患者血液的流失,耽误了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在血液净化过程中,最常发生凝血的部位为滤器、静脉壶、动脉壶。若能在管路完全堵塞前更换堵塞部位,便可保留原治疗管路,快速恢复治疗。更换滤器时不建议直接分离和安装滤器,容易发生血液外渗及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对现有的普通血液净化管路进行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血泵、第一动脉壶、第一滤器、第一静脉壶,所述第一动脉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通阀Ⅰ和三通阀Ⅱ,所述第一滤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通阀Ⅲ、三通阀Ⅳ、三通阀Ⅴ、三通阀Ⅵ,所述第一静脉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通阀Ⅶ、三通阀Ⅷ;
所述血泵的进液端与动脉端连接,所述血泵的出液端连接三通阀Ⅰ的口Ⅰ,所述三通阀Ⅰ的口Ⅱ连接第一动脉壶的进液端,所述第一动脉壶的出液端连接三通阀Ⅱ的口Ⅰ,所述三通阀Ⅱ的口Ⅱ连接三通阀Ⅲ的口Ⅰ,所述三通阀Ⅲ的口Ⅱ连接三通阀Ⅳ的口Ⅰ,所述三通阀Ⅳ的口Ⅱ连接第一滤器的进液端,所述第一滤器的出液端连接三通阀Ⅴ的口Ⅰ,所述三通阀Ⅴ的口Ⅱ连接三通阀Ⅵ的口Ⅰ,所述三通阀Ⅵ的口Ⅱ连接三通阀Ⅶ的口Ⅰ,所述三通阀Ⅵ的口Ⅱ连接第一静脉壶的进液端,所述第一静脉壶的出液端连接三通阀Ⅷ的口Ⅰ,所述三通阀Ⅷ的口Ⅱ连接静脉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器侧壁的上端与废液泵的进液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阀Ⅵ与三通阀Ⅷ之间的管路与置换泵/透析泵的进液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阀Ⅰ的口Ⅲ连接第二动脉壶的进液端,所述第二动脉壶的出液端连接三通阀Ⅱ的口Ⅲ。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器侧壁的上端与废液泵的进液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阀Ⅳ的口Ⅲ连接第二滤器的进液端,所述第二滤器的出液端连接三通阀Ⅴ的口Ⅲ。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阀Ⅱ的口Ⅲ连接第三滤器的进液端,所述第三滤器的出液端连接三通阀Ⅳ的口Ⅲ。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阀Ⅴ的口Ⅲ连接第四滤器的进液端,所述第四滤器的出液端连接三通阀Ⅵ的口Ⅲ。
进一步的,所述废液泵的出液端连接废液袋。
进一步的,所述置换泵/透析泵的出液端连接置换液袋/透析液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更换凝血部位,操作简单方便。
(2)避免了发生凝血就要更换整套管路的情况,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43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铁厂专用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垫片结构及具有其的假体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