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池加盖尾气净化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3170.7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5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叶志平;杨琪;乐松成;金怡;陈逸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浙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32;B01D53/8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亚冠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加盖 尾气 净化 除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池加盖尾气净化除臭装置。由于污水池加盖所涉及的臭气呈现出成分较为复杂、浓度不高、废气来源较为广泛、各处理单元臭气源强成分类似等特征,增加了后续的除臭工艺难度。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体化电‑生物滤池模块。一体化电‑生物滤池模块包括滤塔体、生物电化学反应单元、生物填料循环单元和除雾器。滤塔体内设置有电解质溶液。生物电化学反应器包括阳电极板、阴电极板、两块引流板和两个隔板组。生物填料循环单元包括生物介质填料、喷淋管和循环泵。本实用新型所用的一体化电‑生物滤塔,通过外加电极,可用于筛选溶液中的优势菌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池加盖尾气净化除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池加盖尾气净化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池加盖尾气主要来源于企业污水处理站各处理单元(主要包括调节池、提升井、气浮池、初沉池、集水池、污泥贮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间等处理单元),在废水的运行处理过程中,上述单元或多或少的分别产生了恶臭气体(主要成分包括硫化氢、氨及其它可能产生恶臭味道的复杂成分),尤其进水部分(集水井)和污泥处理等部分(浓缩池)的恶臭较为严重。污水在输送过程中腐化,产生的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将在格栅间大量释放出来;另外,栅渣中的有机分高达85%,很少的一点栅渣腐败后,也能在较大空间内产生强烈的恶臭。污泥处理部分也是恶臭相当严重的单元,由于污泥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污泥厌氧发酵会产生大量致臭物质。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富含有机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含氧量等环境条件下,上述大量的有机营养物质在污水和污泥处理过程中,通过好氧、兼氧尤其是厌氧等条件下,主要产生具有鱼腥臭味的胺类物质(甲胺、三甲胺等)、氨臭味的氨气、腐肉臭味的二元胺类(NH2(CH2)4NH2)、腐蛋臭味的硫化氢、腐甘蓝臭味的有机硫化物 ((CH3)2S)、粪臭味的甲基吲哚(C8H5NHCH3)以及其它的特殊味道的臭气成分。上述反应中产生的恶臭物质会使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而且可直接对呼吸道、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产生危害。它们具有大气污染和有害气体污染的两重性。
由于污水池加盖所涉及的臭气呈现出成分较为复杂(同时含有有机、无机、水溶性、非水溶性等物质)、浓度不高、废气来源较为广泛、各处理单元臭气源强成分类似等特征,增加了后续的除臭工艺难度。
生物除臭是利用固相和固液相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降解气流中所携带的恶臭成分,将其转化为臭气浓度比较低或无臭的简单无机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和生物质。生物除臭系统与自然过程较为类似,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运行时仅需消耗使恶臭物质和微生物接触的动力费用和少量的调整营养环境的药剂费用,属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总体能耗低、运行维护费用较少,较少出现二次污染和跨介质污染转移的问题。在现有的生物除臭技术中,菌剂的筛选速度较慢,大大影响了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池加盖尾气净化除臭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体化电生物滤池模块。一体化电生物滤池模块包括滤塔体、生物电化学反应单元、生物填料循环单元和除雾器。滤塔体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气口。滤塔体内设置有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电化学区、生物填料区和除雾区。电化学区内设置有电解质溶液。
所述的生物电化学反应器包括阳电极板、阴电极板、两块引流板和两个隔板组。两块引流板的相背侧与滤塔体内电化学区两相对侧壁的顶部分别固定。两个隔板组分别设置在两块引流板对称面的下方。所述的隔板组由n块隔板组成。n块隔板均设置在电化学区内,形成S形流道。阴电极板及阳电极板均伸入电化学区内设置有电解质溶液内。
所述的生物填料循环单元包括生物介质填料、喷淋管和循环泵。生物介质填料设置在滤塔体的生物填料区内。生物介质填料内设置有降解菌剂。所述的喷淋管设置在生物介质填料的上方。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口。喷淋管的进液口与循环泵的输出口连接。循环泵的输入口与滤塔体的电化学区连接。所述的除雾器设置在滤塔体的除雾区。滤塔体顶部设置有净化排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浙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浙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3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渣热破装置和钢渣热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骨密度仪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