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电磁吸式充电宝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1453.8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1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霞;刘家琪;潘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盘式电磁铁 圆形铁片 吸附 充电宝 隔板 便携式充电 充放电电路 充放电模块 电磁铁开关 电池供电 开关模块 手机背面 可断开 并联 壳体 手机 杂物 电路 通电 电池 携带 | ||
本事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充电宝,包括壳体、电池、充放电模块、电磁铁开关模块、吸盘式电磁铁、隔板以及圆形铁片。吸盘式电磁铁电路与充放电电路并联,由电池供电,并由开关模块控制,圆形铁片贴于手机背面。吸盘式电磁铁通电后与圆形铁片吸附,可将手机吸附于充电宝上方,方便携带及使用,不需要时,可断开吸盘式电磁铁开关,避免日常生活中杂物吸附于充电宝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充电宝。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在公共场合,如地铁、公交或是人行道上,低头使用手机的人随处可见。对于这类手机重度使用者,因手机电量问题,充电宝必不可少。然而一般的充电宝,在携带使用时没有带来很好的用户体验。将充电宝放于口袋中,容易扫到数据造成充电连接断开或是充电宝滑落,将充电宝拿与手中则影响操作手机,且容易使手机滑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一定程度上克服在携带时使用充电宝带来的不便,提供一种可吸附于手机背面的便携电磁吸式充电宝。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电磁吸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池、充放电模块、电磁铁开关模块、吸盘式电磁铁、隔板以及圆形铁片。吸盘式电磁铁电路与充放电电路并联,由电池供电,并由开关模块控制,圆形铁片贴于手机背面,吸盘式电磁铁通电后可与圆形铁片吸附。
进一步,所述充电宝吸盘式电磁铁上部有一圆柱凸起,用于与壳体配合,限制电磁铁位置,并传导磁性。
进一步,所述充电宝壳体上盖板有一圆形开孔,圆形开孔的直径与吸盘式电磁铁圆柱凸起部分的直径相同,与吸盘式电磁铁圆柱凸起配合。
进一步,所述充电宝吸盘式电磁铁电路与充放电电路并联,避免对充电速度等产生影响,并由电池供电,电磁铁开关模块控制。
进一步,所述充电宝圆形铁片一侧涂有粘性材料,可粘于手机背面。
进一步,所述充电宝隔板位于电池与吸盘式电磁铁之间,隔开两者,避免安全隐患,挡板与壳体上盖板一同限制吸盘式电磁铁位置,将吸盘式电磁铁固定。
进一步,所述充电宝电磁铁开关模块位于充电宝短边侧,可有效防止所述充电宝吸附于手机背面后,误触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宝在使用时,可将吸盘式电磁铁开关打开,吸附于粘有圆形铁片的手机背面,有效克服了在携带途中使用充电宝给用户带来的不便,只需要一只手便可一同拿稳手机和所述充电宝,有效避免了手机或充电宝的滑落。另外在不需要磁吸功能时,可通过开关模块关闭吸盘式电磁铁。相比于永磁体,所述充电宝避免了日常生活中吸附杂物的可能,相比于机械式夹紧机构,所述充电宝体积小,隐藏性好,且无需根据手机型号定制充电宝外型尺寸,有良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所述型充电宝的内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宝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宝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吸盘式电磁铁,11.吸盘式电磁铁圆柱凸起,2.隔板,3.电池,4.电磁铁开关模块,41.开关按钮,5.充放电模块,51.USB接口,52.Micro接口,6.圆形铁片,7.壳体,71.壳体上盖板,711.圆形开孔,72.壳体边框,721.USB接口孔,722.Micro接口孔,723.开关孔,73.壳体下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宝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14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