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港蝶翼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9785.2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5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宿英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英洁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志敏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港蝶翼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港蝶翼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蝶翼针固定困难且不易拔出的缺点,包括套筒、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套筒的一端连接有针头,套筒的另一端连接有输液管,套筒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第一翼片下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呈L型,且第一连接块中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套筒滑动配合,第二翼片下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呈L型,且第二连接块中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套筒滑动配合,手指将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夹持住后,长条孔增加了摩擦力,能够防止发生打滑,使得医护人员更容易拔出针头,且不会因为拔针费力而伤到自身或患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港蝶翼针。
背景技术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主要有供穿刺的注射座及静脉导管两部分组成。注射座为一个可以储存液体的空间,称为储液槽,导管通过导管锁与注射座相连。使用输液港输液时,需以注射座为中心常规消毒,穿刺蝶翼针建立中心静脉输液通路。一般来说,连续输液期间,每周更换1 次蝶翼针,期间需随时观察穿刺处的情况。补液结束后拔除置入式输液港是静脉输液港使用和维护中的最后环节,然而临床上传统的拔除方法是护士一手固定输液港基座,一手持针拔出。但是在传统的拔针操作过程中,由于拔针所需力量较大,因而会产生一定的后作力,容易伤到用于固定输液港基座的手,造成针刺伤,并且在蝶翼针时操作繁琐,不易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蝶翼针固定困难且不易拔出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输液港蝶翼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港蝶翼针,包括套筒、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所述套筒的一端连接有针头,套筒的另一端连接有输液管,所述套筒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翼片下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呈L型,且第一连接块中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套筒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翼片下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呈L型,且第二连接块中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套筒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翼片的顶端粘接有敷片,且敷片的末端设有贴片。
优选的,所述第二翼片的顶端粘接有敷片,且敷片的末端设有贴片。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外侧均与限位块的内侧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长条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长条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手指将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夹持住后,长条孔增加了摩擦力,能够防止发生打滑,使得医护人员更容易拔出针头,且不会因为拔针费力而伤到自身或患者。
2、贴片和敷片配合固定蝶翼针,不仅便于护理人员观察穿刺处皮肤情况,而且方便了整个装置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输液港蝶翼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输液港蝶翼针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输液港蝶翼针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头、2套筒、3第一翼片、4第二翼片、5长条孔、6 第一连接块、61第一通孔、7第二连接块、71第二通孔、8敷片、9 贴片、10输液管、1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英洁,未经宿英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97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内科防痰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手指运动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