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座和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9613.5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0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蔡苗;王希有;杨道国;李望云;张国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座和插头,其中,插座包括:执行组件,执行组件设置在插座的壳体内部,执行组件串联在插座的输入端的电源线路中,用于控制电源线路的通断状态;执行组件包括:开关组件,开关组件串联接入电源线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导通或断开电源线路;处理器组件,处理器组件连接开关组件,用于生成控制指令,以控制开关组件的通断状态;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连接处理器组件,用于生成用电请求信信息,以便于处理器组件根据用电请求信息生成控制指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只有在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座才供电,当插头拔出插座后插座切断供电,提高了插座安全性,减少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座和一种插头。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插排或排插)是指至少有一个电路接线可插入的装置,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便于与其它电路接通,在日常生活中,插座为家用电器提供电源接口,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由于儿童天生好奇但缺乏安全意识,极易引发各类触电事故,儿童在家中可能会用手指或小刀、钉子等金属去捅插座,造成严重的触电伤害。现有插座儿童防触电方案是在不用电的时时候,以类似插头形状的绝缘塑料塞子将插座插孔塞住。这种设计本质上未能杜绝触电风险——儿童同样有能力拔掉塑料塞子,而且大部分塑料塞子设计的还很可爱,反而增加了儿童的好奇心,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整个说明书对背景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该背景技术一定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整个说明书中的对现有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认为该现有技术一定是广泛公知的或一定构成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插座,包括:执行组件,执行组件设置在插座的壳体内部,执行组件串联在插座的输入端的电源线路中,用于控制电源线路的通断状态;执行组件包括:开关组件,开关组件串联接入电源线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导通或断开电源线路;处理器组件,处理器组件连接开关组件,用于生成控制指令,以控制开关组件的通断状态;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连接处理器组件,用于生成用电请求信信息,以便于处理器组件根据用电请求信息生成控制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于插座的基本结构,在插座的电力输入端的电源线路中设置执行组件控制插座的通电情况,能够实现在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座供电,当插头拔出插座后插座切断供电,提高用电安全性,减少了安全隐患。具体地:开关组件设置在插座的电流流入处的电源线路(供电线)中,开关组件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能够导通电源线路,该控制指令由处理器组件和控制组件配合发出,控制组件被触发时,处理器验证控制组件的数据,发出控制开关组件导通电源线路的控制指令。控制组件可以是一种验证用户身份的装置,也可以是一种接收遥控信号的装置,用户进行验证或发出遥控信号时可以视为提出用电请求,若验证通过或接收到相应的遥控信号则由控制组件向处理器发出用电请求信息,由处理器根据用电请求信息向开关组件发送控制指令。开关组件根据控制指令导通电源线路后,插座提供电能,插头插入插座后能接通电流,控制组件和处理器还能够检测出插头被拔出(插座的供电线路中没有电流)的情况,此时处理器能够向开关组件发出切断电源线路的控制指令,插座不再提供电能。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执行组件采用电子封装技术或高密度组装技术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成化小型化设计制造,用以最大程度减小体积,使之在不改变现有插座整体尺寸和外形的提前下能够集成到插座内部。将执行组件设置于插座内部方法可以是胶粘、机械固定或将执行组件与插座壳体制作成一个整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插座,可选地,开关组件为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串联接入电源线路,固态继电器还连接处理器组件,用于根据处理器组件的控制指令,导通或断开电源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9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空气能燃气锅炉
- 下一篇:一种液态环氧涂料制造用定量配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