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创手术皮肤切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7112.3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1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军;晏怡果;彭文;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军;晏怡果;彭文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衡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皮肤 切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创手术皮肤切开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创手术皮肤切开装置包括:壳套、切刀、弹性元件、按压件和锁止件;切刀和弹性元件分别插设于壳套,弹性元件用于使切刀具有收缩至壳套内部的趋势;按压件抵接切刀,且按压件用于推压切刀,并使切刀自壳套的内部探出;锁止件连接壳套,按压件相对于锁止件绕锁止件的轴线旋转以锁止按压件的轴向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创手术皮肤切开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切刀在术中易发生误锁止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创手术皮肤切开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微创手术的皮肤切口大多采用传统尖刀片配合手术刀柄进行皮肤切开,需根据主刀医师的手术经验以及其所使用的辅助管道系统,进行手术切口长度的估算,由于主刀医师微创手术技术能力限制导致切口的深浅以及大小存在不同程度偏差。当切口过深时,可能会导致皮肤刀损伤皮肤下重要器官或组织;当皮肤切口过小时,需对切口进行再次切开直至可容纳穿刺鞘以及手术操作管道,通常会因为切口的不一致导致受到额外伤害;当皮肤切口过大时,需对切口进行缝合,并可能导致术中腔隙内媒介的泄露,增加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及手术难度。皮肤是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弹性组织,即使皮肤切口没有达到理论的长度,穿刺鞘也能在适当用力后通过。但这种勉强通过鞘管的切口在手术结束时会在患者皮肤上留下圆形伤口,且因手术时间的延长,鞘管周围被牵拉延长后的组织越不易回缩,所产生的圆形缺口的直径越接近鞘管的外径,因此在缝合后仍达到相应鞘管的理论长度。并且此种强行通过穿刺鞘的小切口术后炎性反应更重、色素沉着及瘢痕更明显,因此应避免这种刻意追求小切口的操作方式,应以相应穿刺鞘所需理论宽度为最佳。
此外,对于一次性使用的手术刀需要在术后进行无害化处理,通常采用伸缩式的手术刀,在术后将切刀收缩并锁止在壳套内以避免刀刃割伤他人,然而术中切刀需承受来自患者身体的作用力,由此存在切刀收缩并误锁止在壳套内部的风险,进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手术皮肤切开装置,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切刀在术中易发生误锁止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创手术皮肤切开装置,包括:壳套、切刀、弹性元件、按压件和锁止件;所述切刀和所述弹性元件分别插设于所述壳套,所述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切刀具有收缩至所述壳套内部的趋势;所述按压件抵接所述切刀,且所述按压件用于推压所述切刀,并使所述切刀自所述壳套的内部探出;所述锁止件连接所述壳套,所述按压件相对于所述锁止件绕所述锁止件的轴线旋转以锁止所述按压件的轴向运动。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按压件设有卡合部;所述锁止件设有沿轴向延伸且与所述卡合部相适配的滑道,以及连通所述滑道且与所述卡合部相适配的卡位;当所述卡合部配合于所述滑道时,所述按压件具有沿锁止件轴向移动的自由度;当所述卡合部配合于所述卡位时,所述按压件轴向锁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卡位内连接止退件,所述止退件用于阻止所述卡合部自所述卡位脱出。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止退件包括具有弹性的卡爪,所述卡爪自所述卡位背离所述滑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卡位的开口处,以使所述卡爪背离所述卡位的一侧形成让位间隙;所述卡爪设有朝向所述卡位凸起的凸起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自连通所述滑道的一端至背离所述滑道的一端所述卡位向背离所述切刀的刀刃的方向倾斜。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锁止件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壳套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适配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以限制所述锁止件相对于所述壳套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军;晏怡果;彭文,未经王文军;晏怡果;彭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7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