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ICC导管外露无针输液接头固定敷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34132.5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3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 地址: | 1000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icc 导管 外露 输液 接头 固定 敷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ICC导管外露无针输液接头固定敷贴,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针输液接头保护固定装置体积大、不美观、舒适程度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PICC导管外露无针输液接头固定敷贴,包括设置有无针输液接头容纳腔室的口袋状敷料袋以及能将敷料袋粘贴固定在患者手部或者胳膊处的片状敷贴,无针输液接头的端部能通过敷料袋的开口插入并卡设在敷料袋的容纳腔室,所述敷料袋被粘贴固定在患者手部时所述无针输液接头也同时被固定限位在患者手部或者胳膊处。本实用新型用于使无针输液接头得到更简便、高效的保护固定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ICC导管外露无针输液接头固定敷贴。
背景技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置入,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术。由于其创伤小、安全可靠、可避免患者反复穿刺、减少药物对外周血管刺激等作用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化疗、肠外营养、长期连续输液。PICC广泛应用的同时,也需要细心维护,以防发生感染、脱管等并发症。PICC带管期间每周都需要进行维护,目前临床上外露导管一般用贴膜直接固定于皮肤上,使用透明胶带固定导管外露无针输液接头,而外露无针输液接头容易受到牵拉,也会因患者活动或者穿脱衣服时受到摩擦,存在导管脱落的风险,接头处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污染。为固定外露导管无针输液接头,通常使用自制外科换药敷料固定,或者外侧手臂直接用3M弹力绷带、透明丝袜缠绕整个外露导管部分,这种固定方式存在透气性差、不易观察穿刺处皮肤、易造成皮肤压力性损伤、固定松紧度无规范标准等缺点,也会使患者产生不适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810136585.8公开了一种PICC置管无针输液接头保护罩,但是其仍然存在成本高、影响睡眠、不美观等问题。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无针输液接头固定保护装置体积大、不美观、舒适程度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ICC导管外露无针输液接头固定敷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针输液接头保护固定装置体积大、不美观、舒适程度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ICC导管外露无针输液接头固定敷贴,包括设置有无针输液接头容纳腔室的口袋状敷料袋以及能将所述敷料袋粘贴固定在患者手部或者胳膊处的片状敷贴,所述无针输液接头的端部能通过所述敷料袋的开口插入并卡设在所述敷料袋的容纳腔室,所述敷料袋被粘贴固定在患者手部时所述无针输液接头同时也被固定限位在患者手部或者胳膊处。
进一步,所述敷料袋包括与患者手部皮肤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的下部袋体,以及位于所述下部袋体上方并与所述下部袋体相连接的上部袋体;所述下部袋体为平面,所述上部袋体为弧面,所述下部袋体与所述上部袋体一侧的边缘形成了位于所述敷料袋侧面的开口,所述开口为D字型。
进一步,所述敷料袋为柔性材料制成,且所述敷料袋在不施加外力的条件下能保持其自身形状。
进一步,所述敷料袋的深度大于其宽度。
进一步,所述敷贴包括敷贴本体与粘贴在其下表面的第一双面胶层,所述第一双面胶层的下表面与所述敷料袋的上部袋体的上表面相粘接,所述第一双面胶层的下表面没有与所述敷料袋的上部袋体的上表面相粘接的部分还与一片塑料薄膜相粘接,所述敷料袋的下部袋体与所述塑料薄膜相抵接,所述塑料薄膜能从所述第一双面胶层的下表面剥离。
进一步,所述敷料袋的下部袋体的下表面还粘贴连接有第二双面胶层,所述第二双面胶层与所述塑料薄膜相粘接,所述塑料薄膜能从所述第二双面胶层的下表面剥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4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加工粉磨机
- 下一篇:视觉脉冲训练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