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4117.0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4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黄娟;雷明锋;刘凌晖;扶亲强;张彪;李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38;E21D21/00;C04B28/04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刘伊旸;周晓艳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初期 支护 结构 | ||
1.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结构,沿隧道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包括支撑部件和锚固部件;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沿隧道环向设置的多组两榀工型钢架(1)和多块混凝土板(2),每组两榀工型钢架(1)均包括两个沿隧道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的工型钢架(1),单块混凝土板(2)设置在每组两榀工型钢架(1)的两个工型钢架之间,所述工型钢架(1)和混凝土板(2)的形状均与隧道环向的弧度匹配设置,在每块混凝土板(2)内均设有通孔(2.1)和至少一个波纹管(2.2),相邻混凝土板(2)内的波纹管(2.2)首尾连通,所述波纹管(2.2)的路径走向沿每块混凝土板(2)的弯矩匹配布置;
所述锚固部件包括多组连接件(3)、多组紧固件(4)和至少一组锁紧件(5),多组连接件(3)与多组两榀工型钢架(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件(3)用于实现各组两榀工型钢架(1)内两个工型钢架之间的固定连接,多组紧固件(4)与多块混凝土板(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紧固件(4)穿过通孔(2.1)并插入隧道围岩内部,所述紧固件(4)的长度方向与其在混凝土板穿出位置处的切线方向垂直,所述锁紧件(5)穿过波纹管(2.2)并用于实现对混凝土板(2)的整体锁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连接件(3)包括两个设有螺纹孔的钢板(3.1)和与螺纹孔匹配的螺杆(3.2),两个钢板(3.1)对称设置在两榀工型钢架(1)的两个工型钢架上且位于靠近隧道围岩的一侧,所述螺杆(3.2)的两端通过螺纹孔与两个钢板(3.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连接件(3)的弧线距离为1-3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包括锚固件(4.1)和锚垫板(4.2),所述锚固件(4.1)穿过通孔(2.1)且一端插入隧道围岩内部,而另一端与锚垫板(4.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4.1)为锚杆或锚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5)包括穿过波纹管的钢绞线(5.3)以及设置在钢绞线(5.3)两端的封闭式锚具(5.1)和开口式锚具(5.2),所述封闭式锚具(5.1)设置在隧道拱顶位置处,所述开口式锚具(5.2)设置在隧道拱脚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式锚具(5.1)和开口式锚具(5.2)均包括喇叭状开口结构和设置在开口结构内的齿合组件,所述齿合组件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齿片,在钢绞线(5.3)通过齿合组件时实现对钢绞线(5.3)的卡合锁紧,所述钢绞线(5.3)位于封闭式锚具(5.1)一端的端部埋设在封闭式锚具(5.1)内部,所述钢绞线(5.3)位于开口式锚具(5.2)一端的端部穿出开口式锚具(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设置在混凝土板(2)的中心位置,在通孔(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波纹管(2.2)。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板(2)与通孔(2.1)方向一致的侧面上还设有止水条(2.3),所述止水条(2.3)还与工型钢架(1)密贴,用于混凝土板(2)与工型钢架(1)间的接缝处防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未经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41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