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4087.3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4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静;董利英;高喜仁;张丁珺;王云鹏;孙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李志鸿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吸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吸氧管,涉及医疗配件技术领域。包括接头管、输氧管、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所述输氧管固定连接于接头管的左右两侧,所述接头管的管体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环管,且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通过卡环管分别与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插接。当病人在插了鼻胃管或鼻肠管时,可以只使用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其中的一个,缓解病人不适感;对于一些住院时间长或者不愿意吸氧的病人而言,可以把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都拿掉,即保证了舒适感,又有利于病人病情需要,也减少了氧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次性吸氧管。
背景技术
吸氧即吸入氧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氧疗主要是缓解缺氧的一种方法,适量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吸氧管作为病人吸入氧气的设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吸氧管鼻塞吸氧时,由于鼻塞长时间置于鼻前庭,可使鼻前庭粘膜受压而出现不适感,由于鼻塞的不舒适感,医院里出现很多吸氧不良事件,往往是病人拿掉了吸氧管,不愿意吸氧,这即对病人病情不利,也造成了氧资源浪费;另外,对于急危重症病人而言,往往病人的鼻孔里插着胃肠管,以及双鼻塞吸氧管,会加重病人这种不舒适感,也有科室会给病人重新使用单鼻塞的吸氧管,但这样也会造成一部分资源浪费;据调查,病人在住院期间往往只使用一根吸氧管直至出院,然而住院时间越长,吸氧管细菌污染越多。吸氧管的细菌污染主要集中在鼻塞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吸氧管,具备使用灵活并且方便卫生等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吸氧管病人使用不适并且不卫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使用灵活并且方便卫生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吸氧管,包括接头管、输氧管、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所述输氧管固定连接于接头管的左右两侧,所述接头管的管体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环管,且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通过卡环管分别与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持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的大小形状均相同,且第一鼻塞软管与卡环管之间和第二鼻塞软管与卡环管之间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的管直径为3-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胶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吸氧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两个鼻塞软管满足一般病情用氧的需求;当病人在插了鼻胃管或鼻肠管时,可以只使用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其中的一个,缓解病人不适感;对于一些住院时间长或者不愿意吸氧的病人而言,可以把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都拿掉,即保证了舒适感,又有利于病人病情需要,也减少了氧资源浪费;通过设置卡环管,使得第一鼻塞软管和第二鼻塞软管更换方便,经济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管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鼻塞软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4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坛紫菜育苗温控水循环集中放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清洗的足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