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祛眼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1805.1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7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芳芳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眼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祛眼袋装置,包括具有微控制器、射频信号发生器的主机,所述主机连接有治疗笔,所述治疗笔设有涂抹结构;所述治疗笔包括具有安装腔的笔筒,与笔筒连接的笔筒盖;所述涂抹结构包括与治疗笔连接的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涂抹部,与连接部连接的容纳部;所述涂抹部包括具有涂抹槽的涂抹基座,安装于涂抹槽的涂抹珠;所述容纳部设有容纳腔,所述连接部设有与容纳腔连接的导通腔,所述导通腔与涂抹槽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祛眼袋装置。
背景技术
眼睑部位的皮肤松弛、萎缩,眼下的结缔组织发生水肿,均可造成眼袋。眼袋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先天性眼袋采用保守疗法效果不好,只能通过手术矫正。
射频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它能穿透真皮和皮下组织直达脂肪层,将热能推向肌肤深层,通过对脂肪层的加热来液化脂肪,或者对真皮层的加热来缩紧真皮层,并促使肌肤深层组织再生、重建;常用于减肥,祛除眼袋,治疗腋臭,皮肤提升紧致,祛除皱纹等皮肤年轻化相关应用。
此类美容手术如果射频频率控制不当,温度、电压等控制不稳,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对皮下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低风险的热溶治疗仪。
但现有的祛眼袋装置都是手动的操作,需要额外涂上精华液开始按摩,经常需要额外的装置进行,而且按摩头不够圆润,质地不够光滑,导致按摩时对皮肤表面造成伤害,以至于皮肤松弛,萎缩,而且现有的仪器都比较昂贵,都必须去美容院花费大量的财力来保养。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基于上述原因,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新型祛眼袋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祛眼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祛眼袋装置,包括具有微控制器、射频信号发生器的主机,所述主机连接有治疗笔,所述治疗笔设有涂抹结构;所述治疗笔包括具有安装腔的笔筒,与笔筒连接的笔筒盖;
所述涂抹结构包括与治疗笔连接的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涂抹部,与连接部连接的容纳部;所述涂抹部包括具有涂抹槽的涂抹基座,安装于涂抹槽的涂抹珠;所述容纳部设有容纳腔,所述连接部设有与容纳腔连接的导通腔,所述导通腔与涂抹槽连接。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涂抹珠一部分安装于涂抹槽,剩余部分露出于涂抹槽;
所述涂抹槽的开口小于涂抹珠直径,所述涂抹部为分体式连接。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容纳部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结构,所述容纳腔设有开口盖;所述容纳腔设有若干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容纳腔之间通过连接挡片连接。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腔设有射频电极。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机通过导线与治疗笔连接。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笔筒为可屏蔽电磁波的结构。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机的外壳为可屏蔽电磁波的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实现对眼袋部位的按摩及涂抹药物,采用的涂抹珠能够避免涂抹按摩时对皮肤表面造成伤害;当治疗笔需要开始工作时,可通过按压容纳部并且移动治疗笔,对需要实施工作的部分进行药物涂抹,大大提高使用方便性,对皮肤产生极高的保护作用,大大降低手术风险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芳芳,未经张芳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1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