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用在抛丸机出口的辊刷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2688.2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3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清;陈刚;陈龙;何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赵海波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 抛丸 出口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在抛丸机出口的辊刷支撑结构,包括横卧的辊刷(1),所述辊刷固定设置在悬臂(9)上,所述悬臂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作为活动端,悬臂能够绕其铰接端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偏转而使辊刷(1)具有可变的高度。悬臂的活动端成型为环(4),所述环套在导杆(3)上并能够沿导杆滑动或与被临时固定于导杆(3)上,所述导杆的下端铰接,导杆(3)能够绕其铰接端偏转。实现了辊刷的高度可调,确保辊刷表面与钢板始终接触,保证了辊刷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刷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抛丸机出口的辊刷支撑结构,用于对经抛丸处理的钢材进行表面清理。
背景技术
热处理分厂在生产运行中,行车吊运是用电磁吸盘吊运钢板,自然钢板上会产生磁性,造成钢板在抛丸后会有少量钢丸未被高压空气吹净。当丸料随钢板压入炉,会导致炉辊结瘤,操作人员常常被炉底辊表面的结瘤所困扰,结瘤不仅侵蚀炉底辊,而且会导致钢板下表面辊印明显超标(最大辊印深度达lmm),而需大面积修磨,甚至报废,尤其在生产某些需调质处理的钢板时更为严重,生产过程中,由于频频发生炉底辊辊面结瘤,以致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停炉检修,既恶化了高端产品的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效率。
而热处理用的无氧化热处理淬火炉,其对工件(钢板产品)的进炉要求很高,钢板必须要先抛丸后才能进炉。对于抛丸的钢板,防止钢板下表面附着压入的丸料和抛丸灰,造成内辊表面结瘤,进而影响淬火炉出炉的钢板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抛丸机出口设置一可上下调节的辊刷装置,可清除钢板下表面丸料,使辊道辊面和板面不受结瘤损坏,钢板无损进炉防止炉辊结瘤。此辊刷装置采用弹性较好的钢丝刷,辊刷采用片块式,可相互对换,设计为上下调节的方式可保持辊刷表面与钢板的有效接触,确保辊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运用在抛丸机出口的辊刷支撑结构,包括横卧的辊刷,所述辊刷固定设置在悬臂上,所述悬臂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作为活动端,悬臂能够绕其铰接端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偏转而使辊刷具有可变的高度。
进一步地,悬臂的活动端成型为环,所述环套在导杆上并能够沿导杆滑动或与被临时固定于导杆上,所述导杆的下端铰接,导杆能够绕其铰接端偏转。
可选地,所述导杆上套设两个定位螺母,分别位于所述环的两侧,用于将环固定在导杆上。定位螺母旋在导杆上,与导杆为螺纹配合。
可选地,还包括底座,所述悬臂和导杆分别与底座铰接,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环的内孔孔径大于导杆的外径,悬臂偏转时环能够沿着偏转的导杆滑动。本申请的导杆的延伸形状也可以为弧形,该弧形与所述环的偏转移动轨迹吻合。
可选地,所述定位螺母与所述环之间设有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申请设计了一款辊刷支撑结构,使设置在抛丸机出口处的辊刷具有不同的高度,对抛丸后的钢坯表面进行有效清理,去除吸附的丸料、抛丸灰,通过将辊刷设计为高度可调的方式,能够确保辊刷表面与钢板始终接触,保证了辊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辊刷端部的支撑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辊刷的辊。
1辊刷、2悬臂铰接端、3导杆、4环、5垫片、6定位螺母、7底座、8导杆铰接端、9悬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2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脱方便的保健塑形长束裤
- 下一篇:一种自动为花盆内花卉长期供水的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