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体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1927.2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硕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旭;曹正建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 | ||
一种检体试管用来容纳一待测检体;检体试管包含一管体及一密封塞;管体包含一管身及至少一第一卡合结构;管身具有一容置空间及连通容置空间的一管口;容置空间用来容纳待测检体;至少一第一卡合结构位于管身的管口处;密封塞具有至少一第二卡合结构;密封塞装设于管身,且密封塞密封管口以及第二卡合结构卡合于第一卡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由于管身与密封塞通过相卡合的第一卡合结构与第二卡合结构来进一步加强密封塞与管体间的组装强度,以有效防止待测检体因密封塞的松脱而溅洒或流出,进而提升待测检体在运输上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并降低相关人员二次感染机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检体试管,特别是一种具有卡合结构的检体试管。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验血诊断各种疾病的技术已相当发达。验血前,医疗人员会先通过针筒抽取待验人员的血液,并将血液保存于密封试管内。密封试管一般包含一管体与一塞体,管体用来存放血液,塞体密封管体的管口,以避免血液受到外界的污染或是造成相关人员受到血液中的病菌感染。此外,在塞体装设于管体后,一般会让密封试管存放血液的空间处于负压,以通过负压让塞体更紧密地塞住管体的管口,进而避免塞体非预期脱离管体。
然而,塞体一旦被打开过,密封试管内的负压就会消失。因此,塞体在失去负压的辅助下即有可能非预期地松脱而让血液溅洒或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检体试管,借此避免检体试管内的待验检体溅洒或流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检体试管用来容纳一待测检体。检体试管包含一管体及一密封塞。管体包含一管身及至少一第一卡合结构。管身具有一容置空间及连通容置空间的一管口。容置空间用来容纳待测检体。至少一第一卡合结构位于管身的管口处。密封塞具有至少一第二卡合结构。密封塞装设于管身,且密封塞密封管口以及第二卡合结构卡合于第一卡合结构。
该密封塞包含一覆盖部、一内环塞部及一外环盖部,该覆盖部覆盖该管口,该内环塞部与该外环盖部皆凸出于该覆盖部的同一侧,且该外环盖部将该内环塞部环绕于内,该内环塞部抵靠于该管身的一内壁面,该外环盖部抵靠于该管身的一外壁面。
该第一卡合结构位于该管身的该外壁面,该第二卡合结构位于该外环盖部。
该第一卡合结构为一凸缘,且该第二卡合结构为与该凸缘相匹配的一凹槽。
该第一卡合结构为一凹槽,且该第二卡合结构为与该凹槽相匹配的一凸缘。
该内环塞部凸出该覆盖部的长度大于该外环盖部凸出该覆盖部的长度。
该第一卡合结构位于该管身的该内壁面,该第二卡合结构位于该内环塞部。
该第一卡合结构为一凸缘,且该第二卡合结构为与该凸缘相匹配的一凹槽。
该第一卡合结构为一凹槽,且该第二卡合结构为与该凹槽相匹配的一凸缘。
该内环塞部凸出该覆盖部的长度大于该外环盖部凸出该覆盖部的长度。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检体试管,由于管身与密封塞通过相卡合的第一卡合结构与第二卡合结构来进一步加强密封塞与管体间的组装强度,以有效防止待测检体因密封塞的松脱而溅洒或流出,进而提升待测检体在运输上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并降低相关人员二次感染机率。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检体试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硕方有限公司,未经硕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1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液处理用的废液设备
- 下一篇:发动机启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