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鳗鱼粪便去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1623.6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5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钟传明;康建平;钟国龙;王献忠;叶翚;郑文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鳗鱼 粪便 去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鳗鱼粪便去除装置,它包括尾水池,用于容纳尾水且底部呈倒锥形结构,尾水中的粪便在重力作用下汇聚在尾水池底部的倒锥形结构中;板框压滤机,将带有粪便的尾水进行固液分离;引流通道,带有动力装置,通过引流通道将尾水池内汇聚粪便的尾水引导至板框压滤机。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通过将尾水中的粪便聚集,再将汇聚有粪便的尾水引导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最终得到的粪便干燥物能够回收作为有机肥使用;2.考虑尾水池的面积大小不一,故设置集污井,将尾水池中汇聚粪便的尾水引入口径较小的集污井,方便鳗鱼粪便的浓缩和引流通道的布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尾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鳗鱼粪便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鳗鱼养殖过程中,鳗鱼产生的粪便通过污水系统排出、经过池塘沉淀或多级沉淀后过滤直接排入河道,由于粪便颗粒沉淀后仍然沉底,还在释放有机物,总磷常常超过0.5mg/L,难以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鳗鱼粪便去除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鳗鱼尾水中的粪便干燥回收的鳗鱼粪便去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鱼粪便去除装置,它包括
尾水池,用于容纳尾水且底部呈倒锥形结构,尾水中的粪便在重力作用下汇聚在尾水池底部的倒锥形结构中;
板框压滤机,将带有粪便的尾水进行固液分离;
引流通道,带有动力装置,通过引流通道将尾水池内汇聚粪便的尾水引导至板框压滤机。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将尾水中的粪便聚集,再将汇聚有粪便的尾水引导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最终得到的粪便干燥物能够回收作为有机肥使用;
2.考虑尾水池的面积大小不一,故设置集污井,将尾水池中汇聚粪便的尾水引入口径较小的集污井,方便鳗鱼粪便的浓缩和引流通道的布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尾水池、11倒锥形结构、2板框压滤机、3引流管、31水泵、 4集污井、5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鳗鱼粪便去除装置,它包括
尾水池1,用于容纳尾水且底部呈倒锥形结构11,尾水中的粪便在重力作用下汇聚在尾水池1底部的倒锥形结构11中;
板框压滤机2,将带有粪便的尾水进行固液分离;
引流通道,带有动力装置,通过引流通道将尾水池1内汇聚粪便的尾水引导至板框压滤机2。
尾水池直接建立在鳗鱼养殖场附近(地势偏低为佳),通过提前布设管道,将鳗鱼池中的水引入到尾水池,一般在抽取或排放鳗鱼养殖池内的水时,需从鳗鱼养殖池底部出水。板框压滤机2的型号和用法可参考现有市面上常规的板框压滤机。
它还包括集污井4,其底部设有连通管5且连通管5与尾水池1底部连通,汇聚粪便的尾水经连通管5引入集污井4内;所述引流通道的端部延伸至集污井4 底部。由于尾水池的规模大小不定,如果尾水池面积过大,会影响引流通道的布设以及长度,所以设置小口径的集污井4并通过U型管原理,将尾水池内富含粪便的污水引导至集污井4。
所述引流通道为带有水泵31的引流管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未经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1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胸外科临床用器械摆放架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卫浴柜